今天是:2020年07月07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杂志订阅
·
广告征订
·
理事单位
·
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首页
时讯
滚动
要闻
国内
国际
港澳台
军事
政法
要闻
部委动态
综治动态
视频
公安
检察
法院
监狱
人物风采
司法
立法
全国
动态
地方
法规解读
立法声音
法律法规
视频
执法
要闻
中央部委
地方
行政执法
监督
社区矫正
舆情
视频
财经
要闻
政策
微商
直销
证券
股市
基金
经济与法
上市公司
中国品牌
视频
律师
动态
以案说法
律界动态
律师援助
律所推荐
名律师风采
观点
法新名家
火线评论
意见领袖
文化
要闻
书画
收藏
阅读
影视
国学
文艺评论
法律志愿者
动态信息
志愿者故事
志愿者服务
志愿者查询
互动
智库
思想
大数据中心
图片
滚动资讯
图片故事
专题报道
一周天下
一周人物
奇闻趣事
培训
城市管理
要闻
城管风貌
政府工作报告
城管执法
市政管理
环境保护管理
城市规划管理
视频
法治建设
要闻
专题普法
大美两广
今日说法
法律讲堂
法治督察
法制校园
新农村建设
百姓生活
热点聚焦
教育
教育资讯
教育与法
教育与管理
教育锐评
教育关注
教育人物
中华老字号
要闻
打假维权
老字号保护
老字号人物
图片
视频
老字号推荐
消费与法
民生与法
科技与法
网站公告:
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搜索标题
全站检索
搜索
辉煌四川
法制与新闻网
>
民生与法
>
辉煌四川
>
深刻理解把握国家战略考量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突破
发布时间:2020-07-07 08:48 | 来源:四川日报网
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专题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使之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川渝两地发展进程中迎来的最新最大的战略机遇,也是广大巴蜀人民热切期盼、渴望已久的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川渝发展的关心关怀和殷切期望。中央推出此项重大战略决策,正值奋力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全力谋划“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恰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阶段,凸显了中央恢弘的战略视野、深邃的政治考量、强烈的历史担当,极富深意、极含新意、极具意义。
□张伟 杨泸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个大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基于对国内外发展大势的敏锐洞察和深刻分析,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代表了国家最高战略决策,其中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着眼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而谋划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其中,“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根据流域通道进行规划,涉及区域多、范围广、战线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按照区域板块进行布局,分别落在我国东南西北四个区域,形成巨大菱形地理空间,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重心所在。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四大区域发展战略与上世纪实施的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比较,其布局范围、发展模式、战略目标都呈现出新特点新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央“形成几个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的战略考量。
首先,空间范围缩小,由“一大片”变成“一个点”,即一个小区域,布局更加精准,各类要素容易形成集聚,有利于区域增长极的加速形成;其次,“协同”成为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的主旋律,更加注重协同发展、一体化发展,区域内的互通融合与建设,是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再次,发展的目标既强调支撑性,更追求引领性,既立足国内,更瞄准全球,着力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中央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赋予“打造西部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战略定位,成渝地区完全可望实现后发追赶,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后的中国经济“第四极”,并担当起向世界级城市群跨越的国家使命。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盘大棋局
长期以来,中央对成渝地区发展高度重视,多次为其把脉定向、擘画蓝图。早在2011年,国务院批复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要求把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在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2016年,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到2020年成渝城市群要基本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级城市群。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内涵的变化体现了川渝地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分量。
川渝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唐宋时期的“扬一益二”,还是“三线”建设时期的战略大后方,再到今天的西部发展龙头,其经济影响、战略地位、作用担当都十分突出。从经济影响看,川渝地区正在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16年—2019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占全国经济总量比重达20.8%,而川渝两地占西部地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达34.2%、比2015年提高2.7个百分点,成为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与20年前西部大开发起步之时相比较,川渝地区在经济总量、产业基础、科技人才、开放平台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跃升,具备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动力源的潜力。从国防安全看,川渝地区是国家战略安全的纵深地。川渝地区从秦统一六国起就多次充当战略大后方,抗战时期重庆担当陪都、为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作出巨大历史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三线”建设重地、支撑西南边疆最直接最重要的后方基地,如今发展成为重要的国防科工基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联系当年“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成渝地区作为维护国家国防安全、边疆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的特殊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
从当前形势看,川渝地区是培育强大国内市场的主战场。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极大挑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发展,加快培育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川渝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循环和产业梯度分工的重要组成,已形成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新型显示、5G示范应用、信息安全等领域跻身全国前列,汽车、电子信息等正在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航空、航天、核工业等发展强劲,这些有利于释放巨大投资消费潜力、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国家经济大循环,进而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可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中央着眼全局、科学精准布下的一盘大棋局,与“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在川渝地区历史性重逢、叠加共振,对西部乃至全国将产生出“一子落全盘活”的巨大效应。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大使命
落实国家战略,完成国家任务,是川渝两地广大干部群众的重大历史使命。四川和重庆同根同源,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习俗相近,两地携手深化合作基础良好、其势已成,唱好“双城记”、建设“经济圈”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后,特别是3月川渝党政联席会第一次会议以来,两地政府建立相互合作机制、统一设立工作机构、确定双方合作重点,相关工作已有良好开局。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川渝两地“过去是一家人”的先天优势和“利益主体少”的现实优势,只要两地牢固树立一体化理念、一盘棋思想,主动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积极破除区域行政壁垒,齐心协力共建经济圈,就能让这一国家战略在巴蜀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具体来讲,需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关键是坚持一体规划、一体布局。1997年重庆直辖之后,川渝两地深度合作不够甚至竞争大于合作的现象客观存在。两地需站在国家战略和区域整体发展的层面,做到规划一体布局、空间一体延伸、基础设施一体对接、产业一体发展、公共服务一体优化,联合向国家争取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平台、重大改革举措,努力走出一条基础设施相联相通、产业发展互补互促、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的路子。
其次,重点是提升区域产业协同水平。川渝内部各地区之间产业定位不明晰和产业合作模式粗放是制约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原因。两地需着眼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带建设,着力延链、强链、补链,加大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招引力度,大力培育一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大力促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崛起,全面形成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产业关系,营造良好产业生态,不断增强区域经济支撑力、区域带动力。
再次,根本是打造要素集聚、创新协同的核心竞争力。尽管成渝地区后发优势不断显现,但对人才、资本的吸引能力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仍有不小差距。两地需以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样的劲头来协同推进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和开放平台建设。积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大力推动互利共赢税收分享等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飞地经济”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大金融、科技等领域开放力度,扩大港口、机场口岸开放,共同举办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展会活动。加强宣传引导和氛围营造,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凝聚最广泛最深厚的智慧力量。(作者单位:省政府研究室)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致全省2020年普通高考考生及家长…
今年四川高考考场17800余个 建议考…
阵雨上线 到7月10日前四川都有雨“…
涉疫情劳动人事争议 四川省仲裁机…
四川创新基层干部培训:红色教育+…
深刻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小康不只是本“经济账”
给力!川渝间计划到2022年建成16条…
推荐文章
上海浦东新区出台鼓励大学毕业生入…
俄海军2020年将接收约40艘新型舰艇
印度国产战机研发新动向
券商线上开户排大队 融资客快速进…
2019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相当…
公安交管部门力保高考期间交通安全…
新建安顺至六盘水高速铁路7月8日开…
清除施工噪音给考生送去安宁
Copyright @ 2010-2019 www.faxinw.com 法制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邮箱:zgfzyxw@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227237 技术支持:广大文化传媒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京ICP备15000724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