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四川大学承担了15个国家部委和省里相关重点科研项目,同时自筹经费启动了2批共38项应急科研项目。目前进展比较顺利。”近日,在省政协组织的专题座谈会上,省政协委员褚良银说。
该会议首次采用移动视频会议室。来自科技、科协和九三界别等的30余名政协委员,远程连线,讨论如何发挥科学这把“利器”的作用,助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政府应加强基础医学科学的研究,重视中医基础医学学科的建设和研究,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建设,造福人民。”省政协委员任胜、王青松呼吁。
王青松认为,把中医药“治未病”思想应用到疫情防控中,向复工复产企业推荐预防性中药汤剂、中药免煎颗粒、中药茶饮;搭建中医药防疫科普平台,开展中医“治未病”健康教育。
景世刚、彭顺林等省政协委员建议,及时梳理此次疫情防控中重要科技成果,使其快速在四川转化应用。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孙朝晖和省政协委员韩忠成、王黔闽、王颖、吴军等注意到,装备制造等科研企业复工后几乎没有新增收入,而运营成本增加。委员们呼吁,也要高度重视与当前防疫关联不大的生产企业,结合实际情况给予政策扶持。
住川全国政协委员蓝逢辉从省级财经政策角度建议:对疫情前的企业贷款,实施降息措施;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给予疫情期间3到6个月的银行贷款利息补贴援助。
委员们还建议,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加强和改善公共管理与服务。探索建立“数据、平台、应用、终端”四位一体国家公共信息联动机制;完善国家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联动指挥平台,实现基层与各级政府的信息互通共享;实现数据共享和融合,健全大数据环境下公共信息预警发布平台;建设一批社会化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和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公共数据的信息化采集与应用。
黄竞跃、刘剑平和秦启荣等省政协委员则指出,各级政府应对照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对这场防疫阻击战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及时补齐短板。四川日报记者 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