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帐篷在哪里,党支部就建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9-06-28 10:43 | 来源:四川日报


   “婆婆,我请志愿者去帮您买药,您把药名告诉他们。”6月27日,宜宾市珙县珙泉镇中心学校荷花校区安置点里,临时党支部书记黄新拉着一位老人的手说。

  长宁“6·17”地震震后10天,出于安全考虑,宜宾市仍有8000余名受灾群众暂住在集中安置点的帐篷内。黄金72小时的争分夺秒、受灾群众的情绪安抚、自发自觉的志愿服务……震后第一时间设立的帐篷临时党支部,奋斗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党员干部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成为灾区群众保稳、保食、保住、保医的坚实依靠。


“三包”建组织 建强战斗堡垒

  帐篷在哪里,党支部就建在哪里。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建立临时党组织,就是要让群众第一时间看得到党旗、找得到党员、感受得到组织温暖。

  长宁7个较大集中安置点,建立7个临时党支部,动员5000余名党员干部抗震救灾;珙县12个较大集中安置点,建立12个临时党支部,动员600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抗震救灾。各安置点的帐篷临时党支部由所在乡镇党委班子成员担任支部书记、副书记。为及时传达救灾政策、了解群众需求、开展心理抚慰、解决矛盾问题,“三包”制度创新设立:党支部包安置点、党小组包片、党员包篷。

  作为珙泉镇党委副书记,黄新负责所在安置点临时党支部的统筹协调。黄新介绍,党支部下设四队一点:党员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治安服务队、子弟兵救援服务队和医疗服务点,“每个队的负责人都是党员,通过党员带动更多人参与抗震救灾。”

  党在,方向在;组织在,凝聚力在。荷花校区安置点的留言板上,“我想对党讲句心里话”的留言征集已经贴满:感谢党和政府第一时间为我们遮风避雨,愿早日重建家园;所有的安逸,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拥护党,服从一切指挥,我们无坚不摧……

  强大凝聚力,让75岁的老党员贾俊香第一时间赶到安置点,“作为老党员,有事就要往前冲。”每天在安置点至少工作13至14小时的他,登记救灾物资、叮嘱大家注意疾病预防,仿佛不知疲倦一般。


“三进”安民心 保障和谐稳定

  “老辈子,午饭吃好了?您要是有啥需要就跟我说。”6月24日下午,长宁县双河中学安置点临时党支部第一小组党员范鑫和往常一样,穿着雨靴去查看他所负责的帐篷点群众安置情况。35号帐篷前,范鑫热络地和受灾群众周先云打招呼。虽然很满意安置点的一日三餐,但他还是想尽快回到自己的老房子。听到周先云的想法,范鑫耐心解释:“专业人员正在对房屋受损情况进行评估,如果加固后还能住,就及时通知你们。另外,政府还要给你们发放过渡安置期生活救助补贴。”

  在安置点的帐篷临时党支部,群众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坚持走访慰问进帐篷、政策宣讲进帐篷、心理疏导进帐篷,这样的“三进”成为临时党支部党员每天固定的工作。大家一方面查看群众安置情况、协助发放物资、开展感恩教育、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播放专题电影等形式,加强安置政策及防灾避险、日常生活、卫生防疫知识宣传,及时公示生活补助、安置补贴等各项惠民政策,切实做到群众政策知晓率100%、补助准确率100%,引导群众不信谣不传谣。

  帐篷在哪里,党员干部的服务就在哪里。“看到这些走进帐篷的党员干部,我们都觉得无比安心,找到了组织和依靠。”周先云说,正是有这些依靠,自己对重建家园充满信心。

“三单”聚力量 高效精准服务

  荷花校区安置点临时党支部办公桌前,摆放着三摞资料,分别是每日的救援物资清单、帮扶力量清单和群众诉求清单,有专人随时动态更新,便于及时为群众解决困难,也便于临时党支部及时向抗震救灾指挥部上报亟须处理事项,提出合理建议。

  这是帐篷临时党支部党小组和党员每天早、晚分别走访一遍帐篷的成果。信息及时准确,也少不了“篷长”们的努力。“篷长”是党小组从每一顶帐篷的受灾群众中选出的,负责帮助包篷党员收集帐篷内受灾群众的需求,上报汇总到帐篷党支部。每天,党支部收到约20件群众诉求事项,并通过整合物资、人员等力量,一一为群众协调解决。

  几天前,17号帐篷的“篷长”王会刚收集到受灾群众冯建梅提出的帐篷漏水情况,当即给包篷党员彭启孝打电话反映。不到10分钟,彭启孝就带人到现场检修,对该棚进行地膜覆盖。从彭启孝整理的群众诉求清单上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临时党支部便立即安排人员对荷花校区安置点所有帐篷进行检修,对有漏水隐患的帐篷统一发放地膜防漏。

  “张光明房屋内部受损,已联系社区。”“王旺福等10人房屋受余震破坏,申请帐篷。”

  “1—6组志愿者组长杨尤菊领取面包9份、水5件。”

  ……一张张清单上,救灾物资、帮扶力量、群众诉求都记得清清楚楚。

  “面对灾难,我们把组织建在帐篷一线、把力量聚在帐篷一线、把实事做在帐篷一线,让群众看到信心、感受到温暖,更加坚定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凝聚起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强大合力。”宜宾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俊辉说。


责任编辑:王彪
最新文章
本月20日起 丽攀高速公路攀枝花段… 成都有家“奶奶厨房”:小小泡菜香… 美味放心吃 成都市开展餐饮安全隐… 成都大运村医疗中心和实训楼主体封… 成都都江堰水利工程“总闸门”维护… 成都双流机场试点先期机检:进境旅… 冷空气抵达 四川盆地最高气温将下… 成都经济观察|公园城市与绿道经济…
推荐文章
欧空局未来三年重点投资深空与月球… 补给舰首次接受民船补给 “随营军校”加速孵化新型战训人才 强军路上,树起“生命线”的时代标… 打造“空地一体”的战斗小组 当海军10950天,老兵第一次登上军… 北约实战部署“联合地面监视系统” 武器进口变出口 印度转型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