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领导联系指导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机制办公室印发《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培育方案》,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企业和充电基础设施三方面提出明确发展目标,力争将四川打造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与应用基地。
抢占全国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与应用高地,四川基础如何,又将如何行动?
把脉:产业风口将至,四川有“长”有“短”
取消新能源汽车限行、限购;鼓励地方对无车家庭购置首辆家用新能源汽车给予支持……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委发布一系列消费政策,加速引导汽车产业消费升级。大力推动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绿色化,让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产业发展迎来重大利好。
在四川,大力发展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也是今后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去年以来,四川提出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并从五大支柱产业细分出16个重点产业领域,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大势所趋,也是现实所需。”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汽车产业处相关负责人说。从全球来看,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纷纷出台鼓励政策,各大国际汽车企业集团加速布局,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正处于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过渡期。从全国来看,我国将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作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出台系列鼓励政策措施。
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占有率将逼近10%,2030年将突破40%。智能网联汽车则有望2025年开始实现市场化,2035年在全球汽车市场总销量达9%以上。
对四川汽车产业而言,瞄准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既要扬长,更要补短。
近年来,四川积极开展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的一些试点示范,不少走在西部甚至全国前列。氢燃料电池客车商业运行示范就是其中之一。去年6月,采用东方电气自主知识产权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首批10台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在成都郫都区实现商业运行,四川成为继广东后全国第二个开展氢燃料电池公交商业运行的省份。今年5月,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在成都投资,建设了西部首条氢燃料电池自动化生产线,并正式投入使用。
“但从整体来看,四川汽车产业和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上述负责人说。目前,全省已建成年产10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共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18户,关键零部件企业68户,研发销售运营企业14户,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整车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较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足等现实问题依然突出。
从产品看,“四川造”新能源汽车缺乏纯电动轿车产品。省内电池企业散、小、弱,电池产品也多为省外采购。从研发投入看,引进企业大多未在川设研发中心,本土车企则更多处于跟跑阶段,创新投入不足。充电桩建设也低于国内先进省市水平。截至去年底,我省现有300余座配套充换电站、2万余个充电桩,车桩比为3.2:1。而在上海,2017年车桩比已达1.3:1。
行动:后发高点推进,搭平台、抓项目、强示范
瞄准新能源+智能,抢占全国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与应用高地,四川目标明确,行动清晰——
研发制造和应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关键。培育方案提出四川将启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并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项目支持,着力攻克关键技术、瓶颈技术,全面提升我省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关键技术水平和整车综合性能。
近期,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为智能网联汽车打开更大想象空间。培育方案明确提出,四川要实施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目前,“中德合作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标准及测试验证试点示范”四川试验基地项目正在进行规划、用地等前期准备。力争到2019年,建成1.2平方公里的封闭测试场;到2020年建成5平方公里的半开放式体验区;到2022年建成50平方公里的综合示范区……四川将借助该项目打造国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检测、测试标准试验示范基地。“但这只是第一步。”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将成为吸引国内外技术、产品、应用服务的车联网产业企业向四川聚集的一个重要契机。同时,四川还将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中心建设,加快传感器、车载终端、操作系统、控制芯片等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等。
“国产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路也还很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文铨说,国产氢燃料电池要实现低成本、长寿命,需要多方协同创新攻关。目前,四川正积极搭建技术创新平台,支持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开展氢能燃料电池核心部件膜电极性能提升和发动机低温启动关键技术等。
抢占全国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与应用高地,还需要强有力的企业和项目支撑。针对四川整车制造企业缺乏纯电动轿车产品等问题,培育方案提出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航空母舰”。大力支持一汽丰田技改扩能项目,引入国际领先的新能源轿车产品。推动一汽大众、成都吉利、绵阳华瑞通过技术改造,引入新能源乘用车产品。支持四川江淮引入新能源汽车产品,推进宜宾奇瑞新能源汽车项目早日投产达效。四川将着力打造1-2户四川品牌新能源汽车整车龙头企业,培育3-5户知名品牌企业。力争到2022年,全省实现新能源汽车生产15万辆,实现总产值1000亿元。
大力培育零部件配套产业。四川将充分发挥锂矿资源丰富等优势,重点攻克“三电”技术难关。培育方案提出,将依托天齐锂业在锂电池材料领域的龙头效益,对接引进宁德时代等国内外领先的电池生产企业,在遂宁建设集碳酸锂等基础锂盐、锂电池材料、负极材料、锂电池回收、固废回收、锂钴镁等新材料于一体的锂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此外,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发展,汽车轻量化发展等也有广阔配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