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微信群侮辱他人 构成侵害名誉权
发布时间:2019-04-18 09:12 | 来源:人民网


  【案情】刘某于2014年与丈夫向某离婚,2015年下半年,向某与贺某相识并建立恋爱关系。因刘某与向某生育两个孩子,家人希望两人能复婚,但向某一直未明确表示。

  2016年4月,刘某的妹妹张某到贺某所在工作单位辱骂吵闹后,贺某辞职离开原工作单位。2017年11月,张某将贺某的相片和辱骂内容的信息发布在某微信群,当时该微信群有微信成员191人。

  向某得知后,通过电话联系张某,要求其删除微信内容。由于该微信已发出几小时,因此微信内容无法撤回。微信群里有认识贺某及其朋友的,将该微信消息转发给了贺某的亲戚、朋友、同学。

  贺某认为,张某的行为给自己的生活、工作、名誉、人格尊严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给心灵造成了无法愈合的伤痛,并已经严重侵犯了其名誉权,于是诉诸法院进行维权。

  法院审理后判决,要求被告张某立即停止实施侵害行为;在发布信息的微信群里发表致歉声明,向原告赔礼道歉,为原告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赔偿原告财产损失3000元、精神损失2000元。

  【说法】审理法院认为,公民依法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微信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具有公开性和传播性,便捷快速,散播广泛。被告在微信群中发布诽谤、侮辱、贬低原告人格的信息,并配发原告的个人照片,造成相关信息的公开传播,引发他人对原告的品行怀疑和猜测,致使原告的名誉权受到损害,侵害了原告的名誉权。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公民名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因此,原告要求被告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责任编辑:王彪
最新文章
浙江省湖州市东林镇东升村:“水上… 四川什邡:好生态“换”新动能 山东嘉祥:废矿区变“花果山” 片片“黄金叶” 殷殷富农情——追… 共同打造韭菜产业发展高地 猪肉价格上涨?专家解读此乃阶段现… 范小建:脱贫攻坚惠及亿万农民 四川江油:党员干部成乡村振兴的奋…
推荐文章
欧空局未来三年重点投资深空与月球… 补给舰首次接受民船补给 “随营军校”加速孵化新型战训人才 强军路上,树起“生命线”的时代标… 打造“空地一体”的战斗小组 当海军10950天,老兵第一次登上军… 北约实战部署“联合地面监视系统” 武器进口变出口 印度转型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