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标准化立法调研座谈会今天举行,沪上各个标准领域专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其中不少专家针对服务类型标准化落实,这让与会人员感觉“标准化的春天来了”。
校园中的“毒塑胶跑道”曾让不少家长揪心,最终这一问题的解决与团体标准的出台有关。市化学建材行业协会秘书长楼明刚说,上海定出标准,在60度温度下校园塑胶跑道也要保持有毒有害物排放的可控。他建议,政府应该加大对于这一类团体标准的认可,同时行业协会应该做出优质高品质的标准。
当然团体标准也并不一定令人满意,最著名的就是将虹鳟鱼列入三文鱼事件。上海市消保委副主任兼秘书长陶爱莲说,这一团体标准引发消费者质疑让高度关注,就此事专门召开专家讨论会,并形成社会共识。
陶爱莲建议,团体标准不能直接拿来做定义,上海标准化条例的修改要考虑制定程序的立项、征求意见、技术审查等各个环节,涉及消费者权益领域的,应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出现西安奔驰车主在引擎盖上哭这一事件,实际上的由头是汽车出厂的PDI检测流于形式”陶爱莲说,上海市消保委还在名表维修、酒店清扫、空调维修中都发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她建议要加强维修技师服务标准的可实现性,防止服务过程中弄虚作假的行为。
“为什么汽车排放用的是欧标?上海标准能走上国际舞台吗?”其实,部分上海标准已经成为国际标准。ISO中医药标委会主席沈远东介绍,经过多轮的磋商,传统中国医学这一标准已经受到了多国的认可,目前已经发布了包括丹参、针灸等中医药国际标准41项。这大大助推了中医药走出去,沈远东建议要鼓励企事业单位参与国际化标准,推动“上海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助推更多行业走出去。
据统计,上海地方标准总数近1000项,每年制修订约100项,多项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市人大代表吴建英建议,要发挥上海云集各方面标准化机构的优势,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标准化产业的发展。
目前,《上海市标准化条例(修订草案)》已经形成,这一《条例(草案)》广泛听取了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专业技术委员会、企业、专家等多方意见建议,拟将在今年提交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作者:祝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