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迄今最重中子星质量超2个太阳
发布时间:2019-09-19 13:59 |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科学家在16日出版的《自然·天文学》杂志撰文称,他们发现了迄今最重的中子星J0740+6620,其距地球约4600光年,直径约25公里,质量约为2.17倍太阳质量,接近其被自身引力压成黑洞的质量极限——3.2倍太阳质量。

  据美国太空网16日报道,J0740+6620是一种不断旋转的中子星——脉冲星,具体而言,是一种毫秒脉冲星,因为它每秒能快速旋转数百圈。

  在最新研究中,天文学家通过一种名为“引力时间延迟效应”(Shapiro Delay)的现象测量了这颗脉冲星的质量。这一方法的原理如下:脉冲星与其白矮星伴星(一颗与中子星围绕同一个轨道运行的小而致密的恒星)的引力会扭曲它周围的时空结构,而这种扭曲程度与白矮星的质量成比例。从地球的角度看,脉冲星经过白矮星与地球连线时,这种扭曲会让脉冲星发出的脉冲延迟数千万分之一秒。科学家可以通过测量这些延迟计算出白矮星的质量,然后,通过分析脉冲星和白矮星相互环绕的方式,估算出脉冲星的质量。

  当一颗超新星爆发时,其内核会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坍塌。如果其内核的质量足够大,它可能会形成一个连光都无法逃脱的黑洞;如果内核质量较小,将形成一颗中子星。中子星通常很小,直径约为20公里左右,但它们的密度极大。中子星的质量通常和太阳的质量差不多。一块方糖大小的中子星,质量约为1亿吨,相当于整个地球人类的质量,这使中子星成为除黑洞以外宇宙中最致密的物体。

  尽管科学家研究中子星已有数十年,但仍有许多谜团有待解开。例如,在中子星内部存在令人难以置信的压力,这会将中子分解成更小的夸克组成的汤吗?引力战胜物质并形成黑洞的临界点是多少?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张承民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这次最大脉冲星质量精确测定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奠定新的脉冲星质量极限;二是进一步研究中子星与白矮星系统的引力波辐射。此前只在双中子星系统实现引力波的测量。

 
 


责任编辑:桑妮
最新文章
做好快递包装物分类处理 国产腹腔机器人产品研发获突破 阿里巴巴启动香港IPO计划 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第四期在京举… 零突破!中国抗癌新药在美获批上市 第三届“北斗+”创新创业大赛全国… 电动车关键资源国际研讨会举办 把… “携号转网”全国试运行本月底全国…
推荐文章
欧空局未来三年重点投资深空与月球… 补给舰首次接受民船补给 “随营军校”加速孵化新型战训人才 强军路上,树起“生命线”的时代标… 打造“空地一体”的战斗小组 当海军10950天,老兵第一次登上军… 北约实战部署“联合地面监视系统” 武器进口变出口 印度转型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