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中德科学院首届双边研讨会:发表《北京宣言》加强合作
发布时间:2019-09-11 09:50 |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人民网北京9月10日电(赵竹青)9月9日,中科院与德国国立科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一届双边研讨会在北京开幕。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德国国立科学院院长约尔格·哈克代表两国科学院共同签署并发布了《北京宣言》,倡议加强基础研究并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

白春礼在致辞中指出,科技史上许多伟大发明都来自基础研究的突破。当今世界,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以及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更需要汇集全人类的智慧和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促进科学进步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国际合作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约尔格·哈克首先对中国科学院成立70年表示表示祝贺。他表示,基础研究的发展源于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也要求我们打破思维的限制。基础研究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有助于解决当今社会的共性问题。

《北京宣言》指出,加强基础研究、促进科学进步是解决人类面临一系列全球性挑战的关键所在。中科院和德国国立科学院共同提出三点倡议:一是加深对科学与基础研究重要性的认识,二是推进协同而负责的科学研究,三是为科学进步创造鼓励的环境。两院承诺:积极向公众宣传科学和基础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以“科学面向未来”为主题,举办系列专题活动,促进青年科学家的成长;加强两院合作,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知识基础。

此次会议由两国科学院共同倡议召开,主题为“科学与未来:一切源于基础研究”。开幕式上,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和克劳斯·冯·克里辛围绕“科学与未来”的主题分别作了主旨报告。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马普学会副主席Ferdi Schüth、欧洲核子组织前主任Rolf-Dieter Heuer、以及林惠民、周琪、姚檀栋、潘建伟等众多中德顶尖科学家将做大会报告。会议开始之前,双边还举办了青年科学家论坛,两国共36位青年学者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并与顶尖科学家进行了交流。

 
 


责任编辑:桑妮
最新文章
做好快递包装物分类处理 国产腹腔机器人产品研发获突破 阿里巴巴启动香港IPO计划 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第四期在京举… 零突破!中国抗癌新药在美获批上市 第三届“北斗+”创新创业大赛全国… 电动车关键资源国际研讨会举办 把… “携号转网”全国试运行本月底全国…
推荐文章
欧空局未来三年重点投资深空与月球… 补给舰首次接受民船补给 “随营军校”加速孵化新型战训人才 强军路上,树起“生命线”的时代标… 打造“空地一体”的战斗小组 当海军10950天,老兵第一次登上军… 北约实战部署“联合地面监视系统” 武器进口变出口 印度转型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