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AI换脸,别只顾着好玩(云中漫笔)
发布时间:2019-09-09 11:3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没想到我的脸也可以这么好看,感觉自己就是明星了!”“终于能让我体验一把跟偶像飙戏的感觉了!”近日,一款名为“ZAO”的换脸APP(应用程序)火爆网络,不少网友在朋友圈、微博上分享自己换脸后的短视频作品。然而,很快有网友质疑“ZAO”的用户协议侵犯用户隐私权、肖像权等,律师也指出用户必须同意条款才能使用软件,这样的用户协议属于霸王条款,是无效的格式条款。9月3日,工信部约谈“ZAO”APP相关负责人,要求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主管部门要求,组织开展自查整改。

  从一夜爆红到被约谈整改,“ZAO”APP的遭遇,又一次为网络数据安全问题敲响警钟。已有报道指出,相对于“换脸”技术本身,安全风险更集中于人脸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和传输等环节。目前,“刷脸”支付、认证、办事等已广泛应用在各种生活工作场景中,AI换脸后,用户的面部信息面临被泄露的风险,不仅可能让用户“丢脸”,还有可能让用户丢钱、丢清白、丢信用等。

  为什么网络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护如此脆弱?许多用户没想到,只是玩了一个APP,就面临如此严重的信息泄漏风险。问题的解决不能只寄望于网民自身提高辨别能力和网络安全意识,毕竟全社会媒介素养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那么,行业自律的紧箍咒应该更强,外部监管也应该走在更前,共同堵住漏洞,防患于未然。

  技术是中立的,但使用技术的人是有立场的。企业应该加强新技术、新业务的安全评估,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范自有业务平台被利用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风险隐患。监管部门也可以加强APP上架前的审核规范。另外,对于虚假AI信息的识别,相关企业或研究机构也应该尽快研究开发。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对监管手段与方法的与时俱进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短板和难题,立法者、执法者和相关机构需要共同寻求符合互联网发展规律的破解之道。

  当然了,对于AI换脸技术,不能一刀切地看待。在影视、医疗、出行等领域,AI换脸确实能发挥更大正面作用。回过头看,“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的换脸APP,将高深的AI换脸技术简化、门槛降低,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进步的乐趣,也满足了网友猎奇、美颜、社交等需求,自然受到用户欢迎。但是,安全总是一失万无。AI换脸好玩,如果丢了信息安全,即使有“爆款”潜质,这样的APP也走不远。

 
 


责任编辑:桑妮
最新文章
做好快递包装物分类处理 国产腹腔机器人产品研发获突破 阿里巴巴启动香港IPO计划 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第四期在京举… 零突破!中国抗癌新药在美获批上市 第三届“北斗+”创新创业大赛全国… 电动车关键资源国际研讨会举办 把… “携号转网”全国试运行本月底全国…
推荐文章
欧空局未来三年重点投资深空与月球… 补给舰首次接受民船补给 “随营军校”加速孵化新型战训人才 强军路上,树起“生命线”的时代标… 打造“空地一体”的战斗小组 当海军10950天,老兵第一次登上军… 北约实战部署“联合地面监视系统” 武器进口变出口 印度转型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