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刚刚完成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的珍肉公司创始人、90后海归吕中茗。
吕中茗就读的大学UIUC就是一所偏重工程学的研发型大学。大四的时候,受国内“双创”氛围的影响,吕中茗选择了在2015年和两个大学同学回国创业,创业项目是“腹愁者”蛋白棒,一度入选了中关村创业大街当时最顶尖的孵化器“氪空间”。
2018年,吕中茗把这家公司的老股份卖掉寻找新的方向。经过1年的市场调研和考察,吕中茗成立了珍肉(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重新创业,定位国民植物蛋白肉品牌:做中国版的“BeyondMeat”。
吕中茗告诉记者,与很多在这个行业的创业者一样,他们对科创板非常关注。“科创板给像我们这样定位科技创新的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融资路径。”
“我的新一次创业是想要打造一家有技术壁垒和科技内核的企业,科创板对企业的创新性要求较高,对‘人造肉’这种新型的行业也非常友好。”吕中茗表示,“珍肉目前与中美两所著名大学都有合作,拟建立联合实验室储备技术配方和科技人才,这与科创板对企业的要求有较高的契合度。”
吕中茗表示,“目前人造肉行业仍在早期发展中,还存在非常高的不确定性。如果没有科创板,我们也只能选择赴美上市对标‘BeyondMeat’,但科创板的开闸,给创新企业在未来融资需求的满足上增添了很大的信心。未来中国商业的竞争是多方位的,包括核心技术、产品品牌渠道IP等,但最重要的还是企业要从‘商业模式’的创新转变为真正的‘硬核科技’创新,这是我理解的科创板所赋予企业的使命。”
“目前国内市场因为美国‘BeyondMeat’在二级市场的明星级表现对‘人造肉’这个新兴领域产生了高度的关注,消费者的意识也在悄悄改变。更健康、更营养、更环保的‘植物蛋白肉’在很多年轻消费者心目中也成为‘食尚’。中国在这一领域需要有更多自己的创新企业。” 吕中茗说,创业因子让他在看到这个新兴领域时异常兴奋。
根据巴克莱银行分析,“植物蛋白肉”产品在未来十年会占据全球市场10%的肉食消费比重,达到1400亿美元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