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肝细胞“逆生长”的分子调控基础获揭示
发布时间:2019-07-18 09:21 | 来源:中国经济网


       肝脏作为人体内十分重要的器官,其代谢解毒功能经常受到各种外来物质的损伤,会导致再生能力严重下降。因此,研究肝脏损伤再生及其分子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惠利健研究组合作研究发现,细胞核中的Arid1a蛋白能够调控肝细胞“再生基因”,在正常肝细胞中处于预打开的“待命”状态,让肝细胞可以更迅速地响应受损信号,激活肝脏“再生程序”。

  该研究从基因层面揭示了肝细胞重编程介导的肝脏损伤再生分子基础,同时为利用药物靶向治疗肝脏损伤提供了新思路。相关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

  近年研究发现,肝细胞重编程是实现肝细胞再生的主要方式。肝细胞由肝前体细胞发育分化而来,大多数细胞分化后命运就固定不可改变。但在肝脏损伤中,肝细胞却具有可塑性,能够以“逆生长”的方式,回溯成类似于肝前体细胞的类肝前体细胞,“二次发育”成更多新生肝细胞,参与肝脏再生。然而,对于肝细胞为何能够“逆生长”,此前一直是未解之谜。

  该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细胞中一个叫Arid1a的染色体重塑蛋白,调控了肝细胞的“逆生长”。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蛋白使得“逆生长”程序在肝细胞中处于打开的状态,因而在有再生信号时,“逆生长”程序可以激活,使得分化的肝细胞像橡皮泥一样在体内可以重塑为肝前体细胞。这一发现给出了未来操控肝细胞“逆生长”的可能方法。(记者沈则谨)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做好快递包装物分类处理 国产腹腔机器人产品研发获突破 阿里巴巴启动香港IPO计划 MSTA大家系列科技讲座第四期在京举… 零突破!中国抗癌新药在美获批上市 第三届“北斗+”创新创业大赛全国… 电动车关键资源国际研讨会举办 把… “携号转网”全国试运行本月底全国…
推荐文章
欧空局未来三年重点投资深空与月球… 补给舰首次接受民船补给 “随营军校”加速孵化新型战训人才 强军路上,树起“生命线”的时代标… 打造“空地一体”的战斗小组 当海军10950天,老兵第一次登上军… 北约实战部署“联合地面监视系统” 武器进口变出口 印度转型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