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人类微生物组整合计划研究成果发布
发布时间:2019-06-10 11:58 | 来源:科技日报


(5月27日—6月2日)

一周焦点

人类微生物组整合计划研究成果发布

英国《自然》系列杂志5月29日同时发表了人类微生物组整合计划(iHMP)的三篇论文及两篇相关评论,深刻揭示了宿主和微生物组之间的互作是如何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此次获得的发现,不但是对某些疾病中宿主和微生物关系的迄今最全面描述,还有助于科学家表征多种疾病,预测病人转归,进而在未来促进治疗。

一周明星

石墨烯最新“表亲”铅烯问世

日本科学家首次让纯理论性的铅基二维蜂窝状材料铅烯(plumbene)成为现实。其有可能成为一种坚固耐用的二维拓扑绝缘体,在这种绝缘体中,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甚至有可能在高于室温的环境下发生。

本周争鸣

IEEE限制华为相关专家参与审稿

在被列入美国商务部“实体名单”后,华为已经遭遇了一系列“禁止”。这次,向华为关上门的是学术组织IEEE(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向期刊主编发送邮件,禁止华为员工以审稿人身份参与其旗下的学术活动。这一行为被指挑战学术底线,损害学界声誉。

一周之“首”

科学家首次对太阳大气中等离子体行为成像

爱尔兰和法国科学家表示,他们首次使用太空和地面设备,对太阳大气中的等离子体发出的无线电脉冲进行成像,从而对等离子体在极端条件下的行为有了更多了解。这有助于在地球上开发更安全、清洁和高效的核聚变反应堆。

前沿探索

火星北极下方发现大量水冰

美国科学家称,他们偶然在火星北极下方1.6公里深处新发现了水冰,这些层次分明的冰沙混合物或是消失已久的古代火星极地冰盖的“遗骸”,该处可能是火星上最大的水库之一。最新研究对在火星上找到生命的“蛛丝马迹”至关重要。

奇观轶闻

“人工智能手套”让机器人有了触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报告研发出一种装配了传感器的“人工智能手套”,可以学习识别单个物体、估算重量和应用触觉反馈。这一成果有助于未来设计假体、机械工具和人机交互系统。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单分子热传递速率首次测得 在“硬质”世界里,柔性电子技术大… 广东新发现46个植物新种 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研发取得重大突… 来自蟹状星云 迄今最高能光子现身 未来人类或可在太空繁衍 探索微观粒子的“放大镜”不再受制… 世界首次!我科学家成功破译古小麦…
推荐文章
欧空局未来三年重点投资深空与月球… 补给舰首次接受民船补给 “随营军校”加速孵化新型战训人才 强军路上,树起“生命线”的时代标… 打造“空地一体”的战斗小组 当海军10950天,老兵第一次登上军… 北约实战部署“联合地面监视系统” 武器进口变出口 印度转型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