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26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密码法,将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密码法旨在规范密码应用和管理,促进密码事业发展,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提升密码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是我国密码领域的综合性、基础性法律。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网络安全也成为全球性困扰,如何让网络变得更安全,密码设置成当务之急。安全的网络环境,对保护个体、集体、国家利益至关重要,网络安全已成为大国博弈的现实课题。
让密码更安全,除了技术更新,更需要依法规范,由此理解中国密码法,就能发现中国立法保障网络安全的决心。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全球最大,因此有着稳固的数字经济基础,互联网或共享经济立法也走在全球前列。依法治国加互联网+,是中国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体现。
依法设密很重要,通过新技术设密更迫切。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
区块链技术始于2008年,直接催生了比特币。比特币的去中心化以及在互联网中被资本操作和炒作,因此被各国央行排斥。资本炒作下的比特币固然存在扰乱既有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副作用,但数字货币是互联网创新的成果,其依托的区块链技术并无问题。互联网创新,无论产品还是技术,最初都是由网络个体或结构掌握,或是基于娱乐或是出于牟利,一旦在网络流行起来,就会衍生出反传统治理和监管的特点。堵与禁,或带来更多逆反式反弹,因此疏与导才是有效手段。这就要求传统治理者转变观念和更新思维,将资本主导炒作和在网络无序发展的比特币或区块链技术纳入有序监管之下,让良币驱除劣币,才能让互联网变成法治数据空间。
中国通过密码法和强调发展区块链技术,加上央行深入研究的数字货币运行框架,凸显中国在互联网技术应用方面的开放性。中国不仅具有政策导向和全面覆盖的优势,而且还有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实现对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区块链技术也好,数字货币也罢,都可以纳入制度监管和法治体系之内。因而,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在中国也许并不仅局限于数字货币,而是涵盖于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
虽然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这给集中监管的传统治理模式带来了挑战,但其也同时具有不可篡改和透明开放的特点。在储存方面,由于每个节点都能完成备份区块链的数据,即使一些节点被攻击出错,整个网络也是安全完整的,就此而言,区块链技术的集成使用,不仅让每个组织或系统公开透明呈现,而且还能确保整个系统的运行安全。
如果将区块链技术集成使用、系统治理,那么中国将掌握互联网技术和产业集成发展的钥匙。整个大数据系统,也不再是无序和不确定性的信息泛滥,而是变成了诚实与透明的生产力工具。
密码法让网络密码使用有了法治基础,加快区块链技术的集成使用则让互联网变成了“信任机器”,两相叠加会带来令人期待的系统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