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徐长明:中国消费者更愿为自动驾驶买单
发布时间:2019-11-14 09:19 | 来源:汽车之家


有调查资料显示,中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接受程度明显高过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并且愿意为自动驾驶支付更高的费用。其背后是数字经济在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独角兽公司的布局。

11月12日,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在第七届中韩汽车产业发展研讨会上称,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目标受众年轻化,对自动驾驶接受程度更高的90后、00后人群未来将会成为购车主力,自动驾驶市场也将越来越大。

汽车之家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

徐长明对比了德国、美国和中国三个国家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接受程度。数据显示,对自动驾驶有三种态度:不想拥有、可有可无、非常重要。其中美国消费者认为非常重要的占16%,可有可无的大概在54%,德国与美国相差不大。而中国认为自动驾驶非常重要的占到被调查者的49%,不想拥有的大概为2%,可有可有的是49%,可以看出中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接受度高于美国和德国。

从费用上来说,中国消费者愿意为自动驾驶付出的费用是4600美元,德国为2900美元,美国是3900美元,很明显可以看出,中国消费者愿意为自动驾驶车支付更多的费用。

此外,徐长明还给出了近三年部分国家和地区“认为自动驾驶不安全的消费者比例”。数据指出,日本、韩国、印度、中国该比例在近两年基本都呈下降趋势,其中中国从2017年的62%降低到2019年的25%。下降幅度最大。并且年轻一代对自动驾驶认可度更高。

汽车之家

徐长明认为,我国之所以对自动驾驶接受程度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国在数字经济应用领域发展很快。以零售电商为例,2005到2016年,在全世界范围零售电商的交易中,中国占到42.4%,美国大概占24.1%。且我国独角兽公司大多数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相关,跟自动驾驶关联度更高。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态度变化得益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特别是辅助驾驶技术的推出,这让消费者对自动驾驶车开始有了更多的理解。此外,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推动自动驾驶车辆路测,2017年,我国仅一个城市发布自动驾驶规范;2018年有18个城市发布,共发放101张牌照;2019年这一数据变为22个城市,202张牌照。此外,我国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创业企业的数量和投资金额都在快速增长。

汽车之家

而从城市形态的角度,徐长明指出,中国人口密度高、人口规模大的特点最适合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这也是中国发展自动驾驶的先天有利条件。中国城市环状发展的形态与城市化进程,也将会为中国的自动驾驶提供广大的空间。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基础设施水平始终保持全世界领先,在自动驾驶方面,中国也有信心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走在世界前列。”不过,徐长明也提醒道,在自动驾驶发展过程中,中国一定要解决车与车的混合、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的问题,提升交通规则意识,才能让自动驾驶在中国有更好的发展。(文/汽车之家 章涟漪)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11月召回107.58万辆 高田波及过半 北汽新能源“蓝谷日”活动开幕 拜腾M-Byte南京“点映” 工厂试生… 东风悦达起亚10月销量环比劲增34% 1至10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11.7%… 日产汽车二季度营业利润暴跌70% 将… 奥迪A6L奋起直追 捷豹XFL爆冷垫底 贯彻“高质量”发展 福田汽车超级…
推荐文章
欧空局未来三年重点投资深空与月球… 补给舰首次接受民船补给 “随营军校”加速孵化新型战训人才 强军路上,树起“生命线”的时代标… 打造“空地一体”的战斗小组 当海军10950天,老兵第一次登上军… 北约实战部署“联合地面监视系统” 武器进口变出口 印度转型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