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新首钢大桥建成通车
发布时间:2019-09-30 09:26 | 来源:北京日报


  长安街西延工程新首钢大桥昨天建成通车。本报记者 邓伟摄

  昨天,长安街西延道路工程新首钢大桥全面建成通车。至此,西起门头沟区石担路、东至石景山古城大街,全长约6.5公里的长安街西延工程全线通车,长安街成为真正意义的“百里长街”。

  “网红”大桥终于揭面纱

 

  上午9时,随着第一辆车驶入崭新的桥面,横跨永定河、全长1.35公里的新首钢大桥正式通车,这座“网红”大桥终于揭开面纱。通车后的新首钢大桥十分热闹,车流量比预期要高,上午进城方向车流明显高于出城方向。开通不到一刻钟,西向东方向上桥车辆就已连成了线。

  大桥两侧人行步道也人气很旺,不少家住石景山区、门头沟区的居民特意前来拍照“打卡”。“这么重要的时刻,当然得来见证。”65岁的摄影爱好者李辅中举着相机,不停地按动着快门。李辅中家住迎辉南苑,过去开车进城都是走莲石路和阜石路,“以后就能走这座大桥直接上长安街了,很方便。”

  记者昨天也第一时间进行了驾车体验。开车上桥,第一个感觉就是宽敞。新首钢大桥规划为双向八车道城市主干道,大桥最宽处54.9米,桥梁共5跨,主跨跨径280米,是北京地区最大跨径桥梁,也是目前我国桥梁中最宽的一座钢桥梁,全部钢结构焊接的主桥总用钢量达4.5万吨。

  这座兼具力与美的雄伟大桥仿佛一件巨大的钢铁艺术品。大桥标志性的造型是两座外倾的门形钢塔,一高一低,通过一条条斜拉索,拉起全桥近3万吨重的钢箱梁。从远处看,好像两个面对面坐在地上的人,脚抵着脚,手拽着钢索,各自向后拉伸。通行于这段名为“合力之门”的主桥上,仿佛在穿越时空隧道。

  这座大桥还有一些不易察觉的亮点,比如主干路中央隔离带的栏杆,不仅具备防撞功能,夜间还能避开对面车辆的灯光照射,消除对驾驶人视野的影响。

  桥上可凭栏远眺永定河

  艺术范儿的新首钢大桥并不“高冷”,许多贴心的设计仿佛特别欢迎市民亲近它。

  为保障步行市民的出行安全及体验,大桥在机动车道两侧分别设置了3.5米宽的非机动车道和3米宽的人行步道。记者注意到,人行步道不仅设计了无障碍设施,还涂有防滑材料。同时,大桥最外侧的栏杆可以让市民舒服地趴在扶手上远眺风景。

  在全面提升大桥交通功能的同时,新首钢大桥设计上还充分利用了桥下空间。通过桥墩柱的错落布置,大桥下形成很多围合空间,既能保证市民利用开阔空间休闲健身的安全性,结构上又不失通透感。此外,主桥还增加了人行步梯,方便市民从大桥下到永定河岸边。

  新首钢大桥通车后,桥下不少工程还将持续推进。作为后续工作的重要一环,桥下施工基本竣工后,补水和生态修复作业将陆续开展,需要拆除为了修建桥梁而暂时搭建的用于中断永定河河水的堤坝。此外,多视角的观景平台、人性化的亲水设施等一系列二期工程也将开展。

  记者从施工方北京公联公司了解到,预计今年年底进行桥下的衬砌工程和绿化工程,后续还将建设花园、广场、卫生间、母婴室等服务设施。

  西延段公交专用道全覆盖

  长安街西延工程西起门头沟区石担路、东至石景山古城大街,全长约6.5公里。作为西延线最重要的节点工程,新首钢大桥的正式通车,也标志着西延工程全线贯通。至此,长安街向西延伸至门头沟区石担路,向东延伸至城市副中心,全长达到50余公里,成为真正意义的“百里长街”。

  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长安街西延工程的建成通车,对于拓展“新首钢”区域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交通保障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将打通北京中心城区与京西地区的快速通道,带动门头沟区、石景山区和新首钢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为西部地区更好地承接中心城的疏解功能奠定交通基础。

  记者注意到,新首钢大桥全程设有公交专用道,双方向均位于外侧车道,开启时间为每天7时至9时、16时至19时。也就是说,从古城大街到大桥西端的石担路,全长约6.5公里的长安街西延线公交专用道全覆盖。据介绍,公交专用道随新首钢大桥的通车正式启用,沿线监控设备已经完成安装。新首钢大桥最高限速为每小时70公里,桥上有区间测速装置及标识。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11月召回107.58万辆 高田波及过半 北汽新能源“蓝谷日”活动开幕 拜腾M-Byte南京“点映” 工厂试生… 东风悦达起亚10月销量环比劲增34% 1至10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11.7%… 日产汽车二季度营业利润暴跌70% 将… 奥迪A6L奋起直追 捷豹XFL爆冷垫底 贯彻“高质量”发展 福田汽车超级…
推荐文章
欧空局未来三年重点投资深空与月球… 补给舰首次接受民船补给 “随营军校”加速孵化新型战训人才 强军路上,树起“生命线”的时代标… 打造“空地一体”的战斗小组 当海军10950天,老兵第一次登上军… 北约实战部署“联合地面监视系统” 武器进口变出口 印度转型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