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同车不同温”的人文暖意
发布时间:2019-08-12 09:39 | 来源:北京日报


  继北京地铁6号线试行车厢强冷、弱冷分区之后,2号线、13号线也于近日开始试行“同车不同温”,紧接着1号线、15号线、7号线也将于下周跟进试行。

  车厢温度看似小事,却关乎乘车体验。虽然相关研究有26摄氏度为人体最舒适温度的说法,但乘车人的情况毕竟各不相同,有耐冷的,也有怕热的,更何况还少不了赶车出汗、人流拥挤等因素。可以说,一个人哪怕在不同时段乘车,对温度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以往,车厢温度恒定,如果有人感觉到冷,也只能忍了。但地铁方面主动换位思考,以“同车不同温”满足“各有所需”,是城市公共服务精细化、科学化的生动样本。

 

  “人性化”的工作改进,背后是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积极回应。今天,市民对于生活的要求,已从基本需求向精神享受、消费体验等更高层次迈进。对生活其中的人来说,城市的归属感如同使用一部手机,在基本功能齐备之后,往往是细节的精心打磨最能打动人心。比如按照温度变化实现“看天供暖”,根据客流情况延长公交运营,恶劣天气来临提供接驳班车……不只站在管理的角度考虑问题,还重视广大市民的需要和感受,城市的人文温度正在于此。

  市民需求的愈发多元,意味着城市治理的触角必然越来越细、越扎越深,对治理者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很多管理和服务都“一刀切”。但现在如果还这么干,不但不会提高效率,还有可能产生副作用。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别意味着从垂直到扁平、从单向到体系、从命令到法治、从治标到治本、从一元主体到多元合作的质变。城市治理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不断查漏补缺、多想一点,用细节匠心赋予城市更多生机与温度。

  《城市的胜利》一书认为,是城市的接近性使得交流的效率大幅提升,从而各种产业得以蓬勃发展。当治理不断走向人性科学,城市一定能让生活更美好。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11月召回107.58万辆 高田波及过半 北汽新能源“蓝谷日”活动开幕 拜腾M-Byte南京“点映” 工厂试生… 东风悦达起亚10月销量环比劲增34% 1至10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11.7%… 日产汽车二季度营业利润暴跌70% 将… 奥迪A6L奋起直追 捷豹XFL爆冷垫底 贯彻“高质量”发展 福田汽车超级…
推荐文章
欧空局未来三年重点投资深空与月球… 补给舰首次接受民船补给 “随营军校”加速孵化新型战训人才 强军路上,树起“生命线”的时代标… 打造“空地一体”的战斗小组 当海军10950天,老兵第一次登上军… 北约实战部署“联合地面监视系统” 武器进口变出口 印度转型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