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适应性培养与训练,提升高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留学及国际交流意识比较研究”(以下简称“比较研究”)发现,适应性对高中生的出国留学意愿有非常大的影响。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自我适应、生活适应、人际适应、环境适应越好的高中生,出国留学的意愿越强烈。心理学上的适应性是指个体在社会组织系统、群体或文化经济因素的变化中,其生存功能、发展和目标的实现相应变化的能力。适应能力直接决定个人的应激耐受能力。学生具备了这样的心理调节能力,面对陌生环境才能有应变力,面对学习困难才能有意志力。
建议家长多给孩子独立的机会,放手让孩子去体验和实践,培养孩子的生活自主性,提升孩子独立思考、独立生活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从而在未来更好地适应与国内不同的生活与环境。留学在外,自己住宿、做饭、银行卡、选课、与老师进行学术交流、与同学合作探讨课题等,都有可能遇到困难,产生负面情绪,这时个人心理上的适应性与调节能力就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包办代替太多,孩子在国内缺乏锻炼和体验的机会,面对接踵而来的问题心理上会变得脆弱。家长还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允许孩子有不足和失误,让中学生更好地接纳自我,才能充满自信地面对留学生活。教师也要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心理能更好地与大学的学习生活对接。对于未来要出国留学的高中生、大学生来说,除了做好学业上、语言上的准备外,更重要的是做好心理建设,学会自我管理、自主学习。
增加青少年人文交流机会,培育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差异不仅是留学生在国外遇到的深层次问题,也是影响中国学生走出去的重要因素。留学生活既包括学科知识学习,也包括文化交际生活,如果留学生在国外有较大的语言障碍,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交流,使他们对自己、对留学生活产生消极认知,也不利于未来发展。
建议多为青少年人文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与平台,增加青少年人文交流的机会,使中国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到外国文化与外国人,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心理落差与恐惧感,提高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校应特别注重学生的体验,多创造机会使高中生接触到外国文化,尤其要促进面对面的人文交流,使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从抽象的逻辑思维跨越到直接的感性思维。有条件的家庭要支持孩子走出去,通过一些短期交流项目、跨文化志愿服务项目等获得真实的域外体验,逐渐了解和适应文化差异。或者把外国孩子、外国文化请进来,通过现实中的近距离接触,增加文化上的碰撞与融合,逐渐使孩子对异国文化有更多了解与适应,使高中生成长为思维多元化、视角全球化、行为国际化的一代。条件不允许的家庭,也可以通过跨文化的电视节目、电影、小说散文、在线课程等,使青少年了解各国文化,使孩子虽然足不出户也能感知到国外的学习氛围和跨文化气息。
加强生涯发展指导,使高中生对未来生活有明确的目标
此次比较研究发现,中国高中生的生活目标不够清晰,只有不足六成的中国高中生“知道未来想做什么”,这与我国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缺失有密切关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2年完成的“中美日韩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发现,中国高中生接受职业与毕业指导的比例最低、接受专业教师指导的比例最低、进行职业学习或体验活动的比例最低、掌握自己想从事的职业方面的知识、为毕业后的去向选择收集信息、对近期的就业情况感兴趣的比例也最低。
其实,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均对从事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师的资质有严格要求,他们不仅为学生配备具有高学历的专职教师,还对专职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以保证学生接受到合格的、与时俱进的生涯教育。因此,建议尽快对我国高中生加强生涯发展指导,将其作为高中阶段必须接受的教育内容,配备专兼职的教师队伍,提高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化水平。
尊重高中生的留学兴趣,客观理性地引导其人生选择
此次比较研究显示,近六成中国高中生对留学感兴趣,他们的留学兴趣受媒体和同伴影响最大。无疑,媒体为学生出国留学了解信息、开阔视野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近些年来,有的报道将留学说成了成功捷径,有的报道描述国外留学生活显失客观,使中学生对留学有所误解。媒体应提升社会责任感,规范对留学生活的报道,尊重真实的留学生活,客观理性引导高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同时,家长如果不能理性认识出国留学,把留学作为突破应试压力、减轻教育责任的唯一渠道,可能会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生活选择,为孩子的未来方向做决定。这样做不仅不能尊重孩子的想法,会给孩子做错误的决定,而且还容易造成代际冲突,给家庭经济、生活造成很大困扰。数据所显示的近七成中国父母赞成子女出国留学,在四国中居于首位。建议父母清醒认识留学真相,认识出国留学产业化的特征,客观评估留学环境和自身条件,了解孩子的出国兴趣,尊重孩子的人生志向,帮助孩子做出理性选择。(孙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