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教育思考:如何让孩子从心底爱上作文?
发布时间:2019-07-22 09:40 | 来源:北京晚报


     在很多老师和家长眼里,作文就是一项作业,和数学作业、英语作业是一样的,如果要说特殊性,最多也就像数学中的应用题,灵活性多一点而已。作文就是语文科目中的应用题,就是语文作业的一部分,必须符合规范和要求。

  殊不知,这却是一种误解,忽略了作文的特殊性。作文虽然也是一项作业,但绝不等同于数学作业,它不是掌握了原理和公式就可以做好的。作文追求的不是正确率,而是灵性。

  个人知识学得再多,也不一定能写好作文。即使老师告诉你正确的写作方法,你也不一定能把这些方法和自己的经历、感受结合起来,再用自己的语言去创造出一篇作文。

  我这里使用的词是“创造”,没错,就是创造!任何一篇作文都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就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世上绝无仅有的一样。在你写出一篇作文之前,世上没有这篇作文,你写出来以后,世上就有了。即使你只写一句话,那句话也是与你的经历、与你的心灵有关的,独属于你自己。所以,写作就是创造,作文也是一种写作,作文也是创造!

  作文绝不是对范文的简单模仿,而是带有创造性的学习。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面对一个简单的作文题目也不知从何下笔的原因——因为创造需要“自由”,需要“自主”,而不是被动地“仿造”和“服从”。如果一个人只知道服从要求,从来不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那他就无法进入“创造”的境界,无法学会用文字来自由地表达,也就永远学不会真正的写作。

  因此,仅仅把作文当作一项作业,是一种贻害无穷的认识。当作文变成一项机械的、僵化的,而且很艰难的任务时,写作不再发乎于心,不再是出于表达的需要,写作者自然会缺乏创造的激情,也体验不到写作的快感,那怎么可能写出散发着灵性的光芒、能够打动自己,也能够打动别人的文字呢?

  由于我们把作文仅仅当成一项作业,它产生出来的成果就只是一个“练手”的产物,练完就扔,没有价值,约等于垃圾。这就导致学生的作文得不到尊重。

  曾经有一个家长带着他的女儿来找我咨询作文的问题。他的女儿上四年级,语文成绩还不错,但就是怕写作文。这个爸爸带来了几本女儿的作文,让我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翻了一下,其实写得还不错,至少比我小时候强多了,也比我儿子小时候写得好,至少每篇都有好几百字。四年级的孩子每篇都能写出好几百字,说明她有表达的欲望,表达的能力也不低,写作文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她为什么还是那么害怕写作文?

  我和女孩聊起来,一上来就夸她作文写得好。一听我夸奖,她眼睛一下就亮了,佝偻着的身子也一下挺起来。然后我就问她写作文的情况,譬如是不是经常写呀,老师怎么评价你呀,班上谁写得好谁写得不好呀。貌似闲聊的过程中她告诉我,他们语文老师特别凶,班上有个同学仅仅因为作文的字数没写够,老师抓起本子一把就给撕了。她算是乖学生,还没被撕过本子,但一想到写不够字数会被撕本子,她每次都战战兢兢,每次都要花很长时间把字数写够。写够了还是会担心,害怕又犯了其他错误,如果老师不满意,又要打回来重写。

  她随时都处于恐惧之中,想起作文就头疼,在这种状态下怎么可能喜欢作文呢?不喜欢写又怎能写得好呢?

  既然她爸是来求助的,我就得帮他解决问题。于是我又仔细地读了读她的作文,我发现,就是我“仔细读”这个动作,也让她眼睛发亮,眼神充满紧张与期待,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我。这其实就是一种高强度的能量,代表了她对自己作文的关注和投入!

  我把这个“仔细读”的动作延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在她的作文里找出了几个闪光点,好好地表扬了一通。她专心地听着,表情美滋滋的。最后分手的时候,我送她一句话:“你能力很强,你能写好!”

  第二天,她爸爸告诉我,女儿很激动,在回去的路上,一路都在说“鲁老师说的什么什么,鲁老师说的什么什么……”,她没想到自己的作文会得到我这么高的评价,恨不得马上再写一篇拿给我看。其实,我也就是认真地读了读她的作文,认真地夸了夸她写得好的地方,她的写作热情就一下子爆发出来了。

  这就是尊重的力量!你尊重孩子,看到孩子的努力,肯定孩子的长处,他就得到了鼓励,就有了信心和动力。如果孩子一想到写作文这件事就害怕,生怕写错什么,生怕给老师看,生怕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写作文这件事就像一团火炭落到手上,想扔又扔不掉,那是何等的煎熬,哪还谈得上什么写作的欲望和激情,更谈不上什么灵性了,最多就是完成任务了事。

  我们对孩子作文的不尊重随处可见,除了那种“抓起本子一把撕了”的粗暴行为,更多的是漠视,是对孩子的写作缺乏认同感。

  那么,学生的作文到底有没有价值呢?当然有。不仅有价值,还是无价之宝!从写作的本质来看,无论写作者是孩子还是大人,它都是一个用文字来表达的行为。孩子写作文同样倾注了心力,如果充分表达出了内心的感受,他一定会感觉酣畅淋漓,和大作家完成一部作品时一样。

  “作文”和“作品”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表达”的结果,只是表达的程度(或者说效果)上有差异。这是由表达者的能力所决定的。但是如果我们因为能力上的差异就不尊重孩子努力的成果,孩子的价值感、成就感必然会降低。

  孩子写作文,不仅是在学习写作,同时也是在创作。虽然有模仿的成分,但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其性格、习惯、经历、想法都不一样,写出来的东西也必然不一样,都有独创的成分。而且作文也能产生影响力,只要给别人看了,就会有影响——父母看了,父母会有感触;老师在班上念了,就等于在几十个读者中发表,影响更大。

  所以,即使是不成熟的作文,也有它独特的价值。如果我们意识不到这点,就不会把孩子的作文当成作品,就不可能真正尊重孩子的创作,也就发现不了独属于他的闪光之处。久而久之,训练出来的就只是一个写作文的人,而不是写作品的人。(鲁稚)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减负是为了教育,教育不是为了减负 师范课程应关注教什么、怎么教 创业教育中的产教融合该怎样推进 用好教材这一思政教育“地图” “发型管理”应坚持生本立场 督导全力守护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学先锋、做先锋,让红领巾更鲜艳 振兴本科教育要在依靠教师上下功夫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