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教师要善待“不一样”的学生
发布时间:2019-05-23 16:07 | 来源:中国教育报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几句话提醒广大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善待“不一样”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直接影响学生成长,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

  天真顽皮的瓦特、有点木讷的牛顿、上课爱鼓捣小物件的爱迪生,在大多数教师的评价标准里,可能都算不上表现正常,更不用说优秀了。但就是这些在童年时代表现出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孩子,后来通过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了与众人真的不一样的了不起的人。所以,广大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学生今天的不优秀,并不代表着明天不优秀,更不预示着永远不优秀。历史一再证明,获得巨大成就的人,其童年时代的表现往往与常人不一样,正是因为他们小时候的不一样,才成就了他们长大后杰出的大不一样。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目标,迫切需要教师善待“不一样”的孩子,学会用发现的视角审视他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用挖潜的激情培养他们。当然,教育引导这些“不一样”的孩子,不仅要对他们多关注一些,更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用心一些。

  由于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班级里每个学生就像钢琴键一样,音色可能各不相同,各具特色。这就需要教师以宽广博爱的胸怀,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包括学生身上表现出的不足,让学生有尊严、不自卑、不自弃。对于那些不爱学习、顽皮、叛逆的学生,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循循善诱加以教导,不能讽刺挖苦他们,更不能对他们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这部分不一样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接纳、善待和关爱。

  当学生出现不一样的表现时,教师要高度重视,不能因为担心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而轻描淡写地进行“过问式”的敷衍教育,更不能因为受社会上负面消息的影响,对这些亟待教育的不一样的学生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不能因为躲避是非和逃避责任而让走偏的学生滑向深渊,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教师要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秉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宗旨,细心观察、用心分析,弄清楚学生的家庭状况、兴趣爱好、作息习惯、日常玩伴等,建立“不一样”学生的大数据库,进行综合研判,一对一建立转化、教育、培养方案,以帮助这些“不一样”的学生转劣为优。

  学生这些“不一样”的表现,恰恰是与众不同的特质,发掘利用好了,便能成为激活学生个性发展的成长点。这就需要教师用发展和欣赏的眼光对学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审视,善于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特长爱好,让他们扬长避短,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技能特长,实现个性化成长。(李汝霞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减负是为了教育,教育不是为了减负 师范课程应关注教什么、怎么教 创业教育中的产教融合该怎样推进 用好教材这一思政教育“地图” “发型管理”应坚持生本立场 督导全力守护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学先锋、做先锋,让红领巾更鲜艳 振兴本科教育要在依靠教师上下功夫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