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找准尺度是教育的魅力所在
发布时间:2019-03-25 14:28 | 来源:中国教育报


春秋时期,一次子贡问老师一个问题,他的同学子张和子夏谁更贤能。孔子答,子张过于重礼,子夏常常达不到礼的要求。子贡又问,是不是子张比子夏更贤能一些。孔子对曰“过犹不及”,即超过和达不到是一样的。

衡量教育的成色与优劣,很多时候跟孔子识人是一样的,都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度。由于逾矩而造成的无节制,由于一刀切而带来的过于严苛,说到底都违反了教育规律,无益于立德树人。这一点似乎非常适用于最近引起热议的“夸夸群”。有媒体报道,“夸夸群”近段时间风靡大学校园,深受一些大学生追捧,清华和北大两所高校的辩论队还就“是夸夸群好还是喷喷群好”展开“神仙吵架”。其实,夸也好喷也好,都要适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在恰当的节点夸一下或喷一下,都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教育效果,反之则变味成虚伪肉麻或尖酸刻薄。

学生的头发长短也是如此。不知为何,因学生发型引起的矛盾,多年来屡屡见诸报端。有的学校由专人用尺子量,有的“按图索骥”,有的干脆“现场办公”。学生头发到底多长合适,成为困扰不少学校管理者的难题。不久前,湖北咸宁一高中索性作出统一规定,要求男生无鬓角、无染发、短刘海;女生发不搭肩、短刘海。学校“让学生将心思用在学习上,避免滋生攀比等不良风气”的初衷可以理解,但一刀切且的做法怎么看都少了些什么。不因人而异、没有一点儿弹性空间,引来舆论反弹自是必然。

教育作为一门技术也好,作为一门艺术也好,都离不开度的把握。古人云“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教育也是此理。好的教育无不是教育者在技术与艺术之间找到良好的平衡,既达到了预设的教育目的,又让被教育者心悦诚服地接受。这个平衡点虽然不像实物一样在眼前清晰可见,却是一种真实的、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需要教育者一点点去了解、体察和把握。而寻找这个平衡点的方法,取决于很多因素,首要的就是以热忱之心看待教育、以育人之责践行教育,以相互尊重、彼此接纳的态度与学生相处。

作为站在讲台的教师,尤其要因循学生的个性、爱好,随着其不同的成长时节,不断改变对学生、对自我、对教育本身的认识,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的教育需求上找到教育管理和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其背后是爱与尊重、理解与认可、平等与公正、善意与宽容等关键词。好的教育和好的课,无一例外都是附着于这些关键词之上。就像91岁院士吴新智给小学生上课,讲了一个半小时,学生们意犹未尽,围着老师问长问短。据媒体报道,在北京某小学,“院士讲堂”系列活动深受学生欢迎,秘密之一就是院士们的讲课“慢条斯理、风趣幽默”,把住了教学的度,号准了学生的脉。

随着时代发展,教育不断面临挑战,如何做好教育管理和课堂教学,越来越考验教育者眼中、心中、手中是否有谱、有度、有节。例如,据媒体报道,广州某中学为学生采购有校内定位功能及可监测睡眠数据的电子手环,西南地区十余所中学试用可提供定位功能的智能校服,杭州一中学课堂引进人脸识别技术……这些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到底该不该全面铺开,是否会影响到学校的日常教育管理,应该如何应对?可取的应对之道还是秉持适度原则,在实行中既不冒进也不排斥,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寻求共识。就像有教育专家所指出的,“保持开放态度,完善评估机制”。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结合地域、文化和学生实际,找准教育教学的火候,才是好教育的精髓所在,才是所谓的正解。无论是因头发长短带来的传统教育管理遇到的新挑战,还是因新技术进校园而产生的教育教学新问题,都不妨遵循此道。教育管理部门也好,中小学教师也好,不做过于激进的剑走偏锋,老老实实尊重教育规律,反而容易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助力学生成长。而这需要时间的锤炼、经验的积累,更需要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自我成长意识的不断增强,由此对学生“读你百遍也不厌倦”,在收获为人师幸福之余,让所倾情的教育真正流露出现代化的色彩。张贵勇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减负是为了教育,教育不是为了减负 师范课程应关注教什么、怎么教 创业教育中的产教融合该怎样推进 用好教材这一思政教育“地图” “发型管理”应坚持生本立场 督导全力守护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学先锋、做先锋,让红领巾更鲜艳 振兴本科教育要在依靠教师上下功夫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