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2月30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骗术升级 看看伪招聘的新套路
发布时间:2020-12-29 13:34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题:骗术升级 看看伪招聘的新套路

  新华社记者鲁畅

  想为简历“贴金”却高价办了“山寨”证书;追求高薪工作却陷入“美容贷”骗局;加入“兼职群”却上了当,甚至成了电信网络诈骗帮凶……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不法分子盯上急于找工作的年轻人,通过各种手段非法牟利,为刚刚步入社会的菜鸟设置了诸多陷阱。

  诈骗链条变长 让人越陷越深

  记者调查发现,招聘骗局中一些骗术不但迷惑性大、链条长,还让人越陷越深……

  虚构政府网站,颁发“山寨”证书,套牢投机取巧的人。疫情期间,正在找工作的刘先生接到电话,称可以帮助找工作,但刘先生资质较浅,建议办一张国家住建部门认可的“全国建筑工程专业”认证报告,而且这份证书还能在“官方网站”上查询验真。听说报名费300元,通过审核后再交7500元“入库注册费”,审核未通过退还报名费,刘先生便报了名。几天后,工作人员告知他审核通过,为刘先生颁发了证书。而在刘先生应聘时却被告知,根本不存在这个证书,找工作没有任何作用。

  记者了解到,全国有上千名像刘先生一样的当事人上当。5月,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将嫌疑人杜某某等19人抓获,涉案金额近千万元。记者发现,这个所谓的“官网”域名为“www.cncpi.cn”,不但使用了国旗、国徽以及相关领导人照片、讲话文章、政策法规,还专门设有“查询入口”。

  又如,以“兼职”为由骗人入群。记者在一个微信群中看到,有人以免费领取电饭煲为名义拉人入群,并发送兼职广告,称为某些电商平台刷单,而记者根据提示操作后,却发现所谓的“兼职”是在一个名为“玖彩网”的app中跟投下注。

  记者在一些投诉网站上看到,不少人反映本想兼职赚钱,却“误入”此类的“彩票”网站,一开始可以提现,但随着投入大到几万、十几万之后便发现不能再提现。

  更可悲的是,遭遇招工美容贷骗局后反被“拐”入团伙。毕业后的李女士收到“招聘总经理助理,月薪8万元”的信息,就参加了招聘。“面试官说条件符合,只是形象欠佳,需要做微整形手术,入职后手术费用能报销。”李女士说,在贷款10万元做了整形后,咨询入职事宜时却被百般糊弄,还欠下高额债务。

  记者了解到,北京警方今年打掉招工美容贷诈骗团伙10余个。办案民警告诉记者,有的受骗女子因为无力偿还贷款,还被“拐”入团伙当“托儿”,伙同其他成员欺骗其他女孩。

  套取信息 相互勾结 施骗更“精准”

  收取上岗培训费、服装费等招聘惯用的诈骗方式已是老套路了,现在,骗术升级,诈骗者施骗更“精准”了。

  丰台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民警赵雷告诉记者,在“假证书”案件中,嫌疑人事先冒充建筑公司在招聘网站中发布招聘信息,接受应聘者的简历,随后再以可以办证的名义给投简历的事主打电话,与“广撒网”相比大大提升了“成功率”。

  据一位业内人士称,招聘平台上企业数量较多,虽然会审核基本的经营执照、招聘信息内容等,但企业数量太多,而且实际运营状况、招人动机等不可能全部了解,有些不法分子甚至注册了正常的公司,但在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是为了套取简历。此外,部分社交软件群组中还存在倒卖简历的情况,那些除了姓名、性别、联系方式等信息外还包括了微信号、居住地、工作单位、工作经历、教育经历、期望薪资等详细信息的简历售价近20元一份。

  不法分子还利用年轻人没有积蓄的特点,通过骗局引诱贷款。在招工美容贷的套路中,医美诊所与网贷app公司便是合作关系,在一名自称是负责贷款审核员的男子“帮助”下,当事人伪造工作信息申请贷款。办案民警说,一旦产生了纠纷,网贷app也会“喊冤”说借款人提供假信息,把责任转嫁给受害人。

  记者采访发现,由于一些小额贷款app对申请信息审核不严,放款快、利息高,不法分子便引诱当事人进行贷款。一位遭遇过兼职刷单类骗局的受害人告诉记者,在其前期已经被骗2万多元、手头已经没钱的情况下,群里的联系人推荐她在小贷app上贷款5万元,这笔钱也打了水漂。

  齐抓共管、提高防范意识方能破解骗术

  根据相关机构此前发布的信息,互联网招聘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而涉及招聘类的诈骗黑色产业规模也日趋扩大。受访人士表示,相关部门要不断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发布虚假招聘广告、提供虚假招聘信息、以担保等名义收取押金财物、以招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未经许可擅自从事职业中介等违法活动。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网络平台理应负有主管责任,对于在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的用户,平台要起到监管责任;如加强事前审核,核实发布者信息的真实性,强化事中、事后的监管与惩治,对于发布不实信息、利用网络平台实行诈骗的,要依据情况做出处罚,或是注销、拉入黑名单等,对于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的,要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受访者还认为,求职者要尽可能多了解应聘公司及应聘岗位信息,对于工作内容、条件、地点、劳动报酬等关键信息无法提供或含糊其词的,应聘者应提高警惕。同时,在求职过程中,应妥善保存招聘信息、聊天记录、邮件往来记录等证据,这样,在发生纠纷时,才能依法保护自身权益。



责任编辑:高鹏
最新文章
今年公安机关侦办3100余起侵犯公民… 骗术升级 看看伪招聘的新套路 未成年人犯罪“处置难”?法律这么… 2020年度十大反腐热词 “百香果女孩案”被告杨光毅被改判…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两年… “北大学子弑母案”开庭!法院将择… 两高两部:依法严厉打击非法猎捕、…
推荐文章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企建设的阿根廷米拉玛尔风电场正… 二〇二〇人民财经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日本11月工矿业生产指数环比持平 新办纳税人增值税专用发票将实现电… 外商投资范围再扩容 聚焦先进制造… 发改委:据供需形势适当增加煤炭进… 加强信披协调统一 央行等三部委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