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章宁旦
“以前,孩子们出门上学,我们就会揪着心,担心他们的安全。现在装了红绿灯,孩子们上学安全就有保障了!”站在车流疾驰的路口,看着刚安装的交通信号灯,广东江门台山市四九镇中心小学学生家长由衷感到欣慰。
四九镇长龙工业区路口是周边两个社区的群众和1000多名师生出行的必经之路,路况复杂、车流量大、重型车多还没有交通信号灯,大家过马路时总是胆战心惊。江门市人大代表陈锦辉提出建议后,设置交通信号灯很快被纳入当地的民生“微实事”项目,并在专项资金的支持下落地实施。
江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易中强介绍说,江门市人大常委会以“代表提、政府办、人大督”的形式创新开展民生“微实事”工作,通过推动政府设立民生“微实事”专项资金,有效解决了群众身边小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的烦心事、揪心事,不仅以“小民生”赢得了百姓“大民心”,还有效提升了代表们的履职信心和内生动力。
建立“微实事”办理机制
“每年召开的市人大会议总会收到很多关于水利、修路、农村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代表建议意见。但是,按照以往的办理模式,很多建议涉及的项目因工程量小、影响范围小,未能达到由市级统筹的门槛,通常交由镇政府办理落实。”台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蔡红珍介绍说,受地方财力、规划或政策的限制,这些“小事”常常被承办单位以暂时无法解决作为答复,长时间“搁置”。
2018年,台山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代表建议中的“民生微实事”,设立人大代表建议“微实事”办理工作机制,推动市政府设立“微实事”办理专项资金100万元,专门用于解决民生“小事”。今年1月,台山市人大常委会“设立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推动民生‘微实事’落地见效”创新案例入选第三届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十大创新案例。
《法治日报》记者注意到,台山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民生“微实事”注重“选”和“督”:在项目的“精挑细选”上,台山市人大常委会明确民生“微实事”项目原则上不与政府在建、拟建的重大建设项目、重大民生工程、部门专项工作重复,每个项目资金安排原则上不超过30万元,属于实事项目的惠民小项目。
蔡红珍介绍说,根据这一原则,台山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梳理人大会议建议意见、走访和接访代表、收集代表小组活动建议意见、会同承办单位研究等方式,初步拟定民生“微实事”项目清单,交市政府研究审定,再由项目承办单位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受惠面、资金预算等提交市政府,市政府经过评估论证,最终筛选确定给予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清单,从专项资金中向承办单位拨付资金。
项目启动后,台山市人大常委会采取明察暗访、走访调研、座谈等形式开展监督检查,组织有关工委和代表做好监督“回头看”和查漏补缺工作,确保做到资金支持到位、项目落实到位、监督回访到位。
通过规范专项资金的申报、管理和使用,一批“项目进不了笼子、资金进不了盘子”而又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得到切实解决。据统计,2018年以来,台山市本级财政已累计投入700万元,通过专项资金推动80件民生“微实事”落细落实。
开辟建议办理“快车道”
走进不久前刚落成的新会区崖门镇仙洞卫生站,近百平方米的场室宽敞明亮,诊断室、公共卫生服务室、药房、配药间和医疗设备一应俱全,投入使用后将大大改善周边群众的诊疗服务水平。
作为崖门卫生院下辖诊所的村级卫生站,仙洞卫生站服务范围包括周边7个行政村,覆盖人口达万人。但是,老卫生站年久失修、设施老化,诊所功能设置不能满足医疗卫生要求。今年初,江门市人大代表钟锦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领衔提出规范建设仙洞卫生站的建议,并被纳入江门市市级首批民生“微实事”项目。
经过约半年时间的选址、建设,由江门市本级民生“微实事”专项资金投入建设的新诊所不久前竣工并通过验收。“民生‘微实事’开辟了代表建议办理的‘快车道’,打通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的‘最后一公里’。”钟锦祥笑着对记者说。
江门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傅昭君介绍说,2019年1月,江门首开地级市先河,探索市、县、镇三级人大同步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3年来,全市三级人大共票决产生出民生实事项目1610个,并通过“年初问计划、年中问进度、年末问结果、翌年回头看”的“闭环监督”模式,推动民生实事真正落地见效。
“我们希望将这一做法再延伸、再探索、再创新,让民生实事能够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傅昭君告诉记者,但每年能够纳入三级政府民生实事的项目有限,一些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若在年初未能纳入项目库,往往会因为缺少预算资金和抓手难以落实。探索开展民生“微实事”,就是要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补充完善代表票决制,给实事“扩容”,除“盲区”消“痛点”,更深入、更细致地把群众“急难愁盼”的实事办好。
今年年初,江门市人大常委会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推动开展“代表提、政府办、人大督”的民生“微实事”工作,在台山探索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人大、政府、财政、具体实施单位的职责,规范资金申请划拨等操作流程。实践中,市人大常委会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市本级财政设立2000万元的专项资金,各市、区财政配套2000万元,专项用于各级民生“微实事”项目。
为百姓送去“及时雨”
“做好加装路灯、疏通管道这些民生小事,给群众带来的获得感有时还要大于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的重大项目,因为变化就发生在身边。”蓬江区环市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黄晓红感慨道,民生“微实事”就是百姓身边的“及时雨”,真正以“小民生”赢得了百姓“大民心”。
台山市冲蒌镇部分路段未安装路灯,造成群众夜间出行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为此,该镇10名人大代表联名建议加装路灯。纳入民生“微实事”后,不仅该路段路灯加装项目按时按质完成,还带动周边的台城、四九、端芬、斗山等镇(街)掀起路灯加装热潮,新增路灯共计845盏,覆盖里程约27公里,“照亮”了整个台山市东南部交通要道。
实践中,江门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微实事”建议小、急、难的特点,采取短、平、快的办理策略:在向政府交办“微实事”建议时,市人大常委会要求主办单位必须在一个月内答复代表,符合开工条件的要迅速组织实施,高质量解决好看似琐碎却关乎民心所向的“小事”。
江门市人大常委会选联任工委三级调研员梁顺开介绍说,由于民生“微实事”项目多涉及硬件建设项目,较多且较分散,为常规的对口督办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困难。为此,由常委会党组成员、主任会议成员为牵头领导,市人大机关各委室为督办责任单位,共同推进民生“微实事”项目落实。同时,要求市(区)、镇(街)人大组成督办小组,组织代表监督推进民生“微实事”项目落地落实。
目前,江门的民生“微实事”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市级第一批的15个项目已基本完成,第二批的15个项目正在计划建设中。
易中强表示,江门人大将持续推进和完善民生“微实事”的实施和监督,深化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的江门实践,进一步增强政府为群众办实事的责任意识,增强代表履职的信心和内生动力,让“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谋得更多民生福祉,推动新时期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