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8月24日 星期一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互联网法院让“打官司不再繁琐”
发布时间:2020-08-24 10:11 | 来源:人民法院报


从“面对面”到“屏对屏”“端到端”,看似简单“搬”上网的转变,却包含了杭州互联网法院3年间积累的实践探索,最终实现对庭审全流程的再造。

在线立案、远程庭审、电子送达……当全流程在线的诉讼方式为越来越多法律工作者和百姓群众熟悉、接受之际,作为我国首家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也悄然走过了3年的探索之路。“如何用互联网方式治理互联网空间?”回答这一问题的3年间,杭州互联网法院从程序规则探索开始,逐步通过典型案例发挥判例指引作用,并通过技术赋能,融入社会治理中,推动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

随着网络经济行为的增多,涉网纠纷也越来越多。据阿里巴巴的数据统计,一年要处理超过400万起交易纠纷,这些交易纠纷无法解决的,就会进入诉讼渠道。在传统司法模式下,当事人打官司需要多次跑法院,有的还要到外地起诉、应诉,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互联网法院不仅实现了“网上纠纷网上了”,还能让“打官司像网购一样方便快捷”。

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方案》,互联网法院不只是审理互联网案件,也不只是简单地将法院的审判职能从线下“搬到”线上,而是司法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的一次重大创新,旨在探索信息化时代法治正义的实现方式。这就是说,互联网公平不仅仅是解决涉网争端,更重要的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司法服务水平与效率。正如新闻报道里所说的,从“面对面”到“屏对屏”“端到端”,看似简单“搬”上网的转变,却包含了杭州互联网法院3年间积累的实践探索,最终实现对庭审全流程的再造。

打开杭州互联网法院的官网,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就是,“5分钟提交诉状,全程网上操作,打官司不再繁琐”。比如,我们要发起诉讼,只要注册并实名认证,按格式填写起诉状,经用户授权后,系统调取涉案的电子商务、交易、物流、小额贷款、知识产权等信息;起诉后,首先进行诉前调解,调解员联系当事人,通过在线、电话或视频调解;调解不成功,便提交给法院立案。这些操作不仅简捷,还可以看得见。据报道,杭州互联网法院于2017年5月1日试点起至今年7月底,共收到在线立案申请107324件,诉前化解59201件;案件开庭平均用时21分钟,较传统模式节约五分之三,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8%以上。

互联网法院是适应互联网公共治理要求,对现有诉讼制度进行全流程改造,以不断提高法治水平。它不仅让当事人在方便快捷中感受到了公平正义,还提升了法院办案效率和透明度。(付彪)



责任编辑:高鹏
最新文章
打快 打重 打准 打透 打深 凌云五… 互联网法院让“打官司不再繁琐” 网上低价租房?揭秘“假中介”钓鱼… 福建一男子以售卖口罩名义诈骗200… 湖南法院严厉打击电信网络新型犯罪 江西乐安抓捕曾春亮现场:武警公安… 天津市反诈中心揭网络交友诈骗套路 聚焦野生动物保护|藏身网络、走私…
推荐文章
纽约《蓝色交响乐》展拉开东西艺术… 放宽涨跌幅 扎根版块定位:创业板… 自动驾驶、智能垃圾分类…这些“绿… 多项5G新技术与产品将亮相服贸会 … 北京推动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预测显示:2020年东南亚地区网购人… 电商经济改变青年消费习惯 情感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