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7月22日 星期四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上市公司“忽悠式重组”要不得
发布时间:2021-07-22 09:59 | 来源:经济日报


  近段时间,多家上市公司宣布终止重组。对于重组折戟的原因,虽然每家公司公告中的表述各不相同,但总的来看,无外乎两大类,一是“交易双方在关键条款上未达成一致”,二是“受市场环境影响”。

  然而,透过表象看本质,透过公告条分缕析可发现,一些上市公司产业定位不明确、发展战略不科学、专业能力不强等,是重组失败的根本原因。

 

  比如,有的企业急于求成,贪大求快,却又缺乏专业意识和专业能力,对于重组标的估值存在较大认知偏差,对于标的资产面临政策风险认识不清晰等,导致最终交易失败。

  有的企业盲目跨界重组,却由于重组标的与自身主营业务相距甚远,甚至完全不相关,对标的公司所处行业不甚了解,对标的盈利前景抱有不符合实际的期待,导致交易双方就交易作价、业绩承诺等问题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还有的企业疑似出现“忽悠式重组”,从披露重组计划到宣布终止重组,前后仅相距一周时间,企业股票却在短短几天内犹如坐过山车,接连出现涨停、跌停行情,引发不少投资者质疑其中存在猫腻。

  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通过健全制度、加强监管、降低成本等系列措施,鼓励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积极择优择贤、开疆拓土。从实践看,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突破了发展瓶颈,获得了成长空间,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的并购重组,并非为了并购而并购、为了重组去重组,也不是一味贪大求快,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而应该是建立在清晰的产业定位、明确的发展方向、通盘的发展布局上,并通过契合交易双方需求、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互利共赢、协调发展。

  尤其是对于遭遇增长困境、谋求转型升级的传统企业来说,更要从自身资源禀赋出发,立足已有优势谋篇布局、做优做强。如果完全抛弃主业,贸然“砸钱”进入一个陌生的、不相关的行业,就很容易陷入“传统+传统”“落后+落后”的并购重组困境,给企业带来的将不是“1+1>2”的协同效应,更可能是愈发沉重的负担和风险,这也是一些企业完成并购重组后,却出现业绩承诺不达标、商誉减值、盈利能力减弱等后遗症的原因。

  至于“忽悠式重组”、虚假重组,更是不可取,不仅有损公司信誉,侵害投资者利益,更有可能触犯国家法律法规,面临处罚。

  当然,上市公司发现重组中的问题,及时止损,主动终止交易,未必完全是件坏事。企业若能以此为戒,吸取教训、练好内功,待条件成熟时重新出发,一举获得成功也未可知。相信随着相关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市场约束力不断增强、上市公司经验不断积累,今后有关公司能够通过高质量并购,实现资源优化、业绩增长和价值创造。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交易类禁入生效 违法成本将进一步… 1567.5亿元!年内可转债发行规模同… 上市险企半年保费成绩单出炉 行业… 中报预报普遍下滑 上市猪企聚焦降… 险企重点配置成长股和顺周期股 机构热议市场分化 关注成长类结构… 10家上市公司月内获逾百家机构调研 美油主力逼近70美元大关 券商如何…
推荐文章
夏季用电高峰灵活调节 拉闸限电不… 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超两成 经… 广西出台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 天津市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 河北:实施“五大行动” 推进河湖… 浙江发布《数字化改革 公共数据分… 山东省着力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贵州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