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
作为能源大省,陕西有多家石化行业的上市公司,碳交易的启动将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公司将如何应对?多位上市公司高管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并积极采取举措,减少碳排放。
陕企多举措应对
“石化行业属于高碳排放行业,将被纳入全国碳交易体系,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生态环境部和行业协会等正在制定行业碳排放相关政策。”兴化股份副总经理、董秘席永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将主要从三个方面应对碳排放带来的压力:根据用能标准的最新要求,对后续规划项目进行调整,比如向不增加用能指标的精细化工发展,同时,积极推动现有生产环节的技术进步,节能降耗,减少碳排放,尽可能加大对生产环节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回收再利用。
面对减排压力,陕西黑猫董秘何晓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企业需要改进现有工艺、或增加新的工艺,势必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从碳配额总量角度看,随着总量缩减,企业可能从市场上购买碳配额,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作为煤化工生产企业,在走常规的、既有路线发展子行业,审核难度将大幅提升,企业必须要走高端化、清洁化路线发展。另外,在严格的碳排放标准规定之下,行业成本会出现一定抬升,增加行业竞争,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何晓明说。
据介绍,陕西黑猫正在现有工艺基础上进行改造,降低碳排放。比如焦化新增干熄焦项目,产生蒸汽可以降低燃煤锅炉的使用或者用于替代电机驱动降低电耗等。此外,与国内设计单位联合,研发新型煤化工技术或工艺,达到节煤减碳的目的;收集公司排放的二氧化碳,制取不同品质的二氧化碳产品,扩大如钢铁、化工、电子、制造加工、食品、医药保健等下游市场。
作为能源城市榆林的首家上市公司,北元集团在通过加大投资改造生产工艺、更新老旧设备,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同时,“积极引进专业的‘碳排放’管理服务机构,帮助公司开展具体实际的‘碳排放’管理工作。同时引进先进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总量。”北元集团副总经理、董秘刘建国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废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技术、提纯技术以及二氧化碳的应用领域进行研究,最终会实现零碳或负碳排放。”
新能源行业受益
“碳交易的主要目的是为引导企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开源证券资深投资顾问刘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各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一般分为三类:命令控制、经济刺激、劝说鼓励。其中,经济刺激型手段由于灵活性好、持续改进性好受到各国青睐。在经济刺激手段中,最重要的就是碳定价机制。本着“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想要排放温室气体,那么就应该首先获得碳排放的权利,为这个权利支付费用,这一过程也被称为碳定价。
“对于直接参与碳排放交易的企业来说,电力行业是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先行军,其中风电、光伏及生物质单位发电将通过出售碳排放配额提升业绩。”刘浪表示,以15元/吨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价格估算,风电、光伏及生物质单位发电毛利润将增厚4.8%、2.5%和6.4%,生物质最为显著,“陕西拥有大量风、光资源,并已有大规模开发利用,相关运营企业将首先受益。同时,陕西拥有全球光伏产业龙头隆基股份,在碳排放交易推动光伏发电份额提升的过程中,企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另一方面,电热力生产及工业集中用煤是导致中国碳排放量较大的主因。”刘浪分析称,根据英国BP2019年的数据,中国93%的碳排放来自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其中68%来自于煤炭等固体燃料,23%来自于石油等液体燃料,9%来自于天然气等气体燃料。“碳排放提升企业用煤成本后,将引导煤炭消耗量下降,对陕西煤炭行业形成经营压力。不过,陕煤集团早已布局煤化工产业,有望通过对煤炭的深度利用缓解总体煤炭消费下降的压力。”刘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