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一枝花,水肥来当家。
肥料和灌水对庄稼来说意味着果实,对农民意味着收获。当适量适度的肥料和灌水偏爱一片“麦子地”时,这片麦子便茎叶饱满,果实肥硕,蓬蓬勃勃,一派繁盛。但是,当超量过多的肥料和灌水流入这片“麦子地”,营养过剩造成过快生长,后遗症会不断滋生、蔓延。而其它缺水少肥的水稻田、玉米地自然逐渐衰败。
股市的道理也是如此。去年一片以“白酒”“酱油”等为主角的“食品饮料田”,就似乎上演了这样的故事。
五粮液从年3月19日的最低每股98元,到今年的2月18日最高点每股357元,仅仅用了短短不到1年时间,涨幅近3倍。曾有一段时间,科创板所有公司的总市值和贵州茅台的总市值也差不到哪里去。
其实“大户”看好“消费田”的逻辑也是有道理的,主要有三:消费拉动、稳定回报、国际范式。但是肥和水越来越多的流入优质的“食品饮料田”,质疑声也随之而来,主要也有三:一是“大户”的肥料和灌水过多流入过快流入,庄稼畸形生长;二是“白酒”涨幅过快,“小户”跟风者“杀入”,成了最后的接棒者,结果自然难言美好;三是“食品饮料田”吸走了太多的肥和水,尤其是“白酒田”。有业内人士统计过,去年90%左右的肥和水流入了“食品饮料田”。那么被寄予厚望,用来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科技田”,便被冷落一边。按理说,这些“大户”的职责本分是服务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中最需要呵护的应该是“科技田”,白酒强国的逻辑总是难以令人信服。过度流入“白酒田”,这实质上是过于逐利的另一种解读。《论语·子路》:“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值得“大户”扪心自问。各种庄稼保持长期的、持续的茁壮成长,这才是田园良好的生态。
也有人在提醒,应该抱着虚心的态度去瞭望一下“隔壁”的那片田园,景色确有不同。肥和水不断流向FAAMG(脸书、苹果、亚马逊、微软和谷歌)为代表的“科技田”,FAAMG在全球撇脂,其背后“大户”的功劳不言自明。
但隔壁田园的某些长处也并非高不可攀,学不得。今年5月份以来,在A股田园,肥和水逐渐改变了以往的流向,“白酒田”不再是其永恒的偏爱和行动的坚守。或急或缓,开始在不断流入那片被寄予厚望的 “科技田”。科创板指数创新高,科创50指数、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中证半导指数、国证芯片指数等同样表现不俗。
当然也不排除肥和水过快、过量地流向某些庄稼地。润和软件自5月12日启动,截至6月18日,股价从9.55元一直涨到46.99元,股价涨幅达到392%,市值暴涨超4倍。面对这样的疯狂,那些喜欢跟风者,是不是又该小心了,其中的“大户”是不是又该扪心自问。
田园不经意间的变化,让笔者惊喜。“肥是农家宝,全靠施得巧”,田间地头老农们的口头禅意蕴不浅。这种变化亦用专业术语来描述就是:机构资金“漂移”,市场“健康度”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