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家企业获得2018年度考核A级,数量比上一年度减少2家;46家企业获得2016年至2018年任期考核A级,比上一任期增加4家。”这一组数据,是国务院国资委在近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上,通报的2018年度和2016年至2018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
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度和2016年至2018年任期,国资委对中央企业考核目标实行分档管理,构建“赛跑机制”,对完成利润总额或经济增加值挑战目标的企业,按照目标先进程度给予加分奖励,有效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中央企业盈利能力、资本回报水平大幅攀升。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超100%
数据显示,2018年,中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8%,比2015年增长38.2%;实现经济增加值3904亿元,比上年增长26.9%,比2015年增长1.6倍。2016年至2018年任期,中央企业在国有资本不断增加、基数持续扩大的基础上,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达到117.8%。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来看,2016年至2018年度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央企经营业绩和科技创新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同时风险也得到了较好控制,特别是杠杆率平稳下降。因此,考核成绩A级增加也在情理之中。而2018年央企考核A级数量减少2家,或在一定程度上与央企整合重组有关。
如2018年1月31日,国资委消息显示,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事实上,在2017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中,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确实位列其中。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今年年初新修订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出台,央企考核“指挥棒”进一步指向高质量发展。尤其是今年6月12日,国资委举行2019年度和2019年-2021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责任书签订仪式,敲定了20家中央企业的年度增长目标。
“根据《考核办法》可以发现,央企考核更加突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吴琦指出,2019年度中央企业净利润目标比上年增长9%。而6月份20家央企签订的经营业绩责任书明确,2019年度合计净利润目标较上年增长12%,这体现了分档管理的原则,通过加分奖励的方式,有利于提升央企的积极性。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实施经营业绩考核以来,有8家央企连续15个年度和5个任期均获得A级,分别是航天科技、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电科、中国海油、国家电网、中国移动、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招商局集团。
央企负债率连续4年平稳下降
除了质量效益大幅提升,央企去产能和“压减”目标亦圆满完成。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资委将去产能、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剥离办社会职能等重点专项工作纳入业绩考核体系,对目标任务完成较差或工作推动不力、进展缓慢的企业予以扣分处理,对支出的改革成本在考核中予以实事求是考虑。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中央企业圆满完成煤炭钢铁去产能任务,基本完成“处僵治困”主体任务,累计减少法人户数超过14000户,减少比例达到26.9%,超额完成“压减”工作三年目标。
谈及如何进一步实现压减“再出发”,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日前要求,下一步的工作要从“治标”向“治本”转变,把重点放在加大布局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上。还要持续强化联动协同,在实行精准管理上展现新作为;要持续改革总部职能,在增强集团管控上展现新作为;要持续加强制度建设,在建立长效机制上展现新作为。
值得关注的是,在对央企的经营业绩考核中,国资委还将资产负债率这一指标纳入其中,即对负债率较高且上升的企业,在计算经济增加值指标时上浮资本成本率,对未完成资产负债率管控目标的企业,进行扣分处理。而数据显示,2018年年末,中央企业资产负债率65.7%,比2018年初下降0.6个百分点,较任期初下降1个百分点,连续4年实现平稳下降。
在吴琦看来,未来央企降杠杆减负债工作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严控增量债务,强化资本管理。具体来说,一是聚焦主业、做强主业,退出缺乏竞争优势的非主业领域及产业低端环节。二是建立资本补充机制,通过财政资金、民间资本、国外资本等多渠道、多元化补充资本,确保企业资本充足率保持在稳定合理的水平。三是通过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源上市,稳步提高资产证券化率,优化融资结构。
另一方面是优化存量债务,优化债务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率。即通过市场化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盘活国有资本存量,积极稳妥推进债务重组;通过兼并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记者杜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