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上家庭厨房正依赖着“互联网+”成长为一种新式的餐饮业态,只要加对方微信、在线支付,美食就会送上门。这些被线下统称为“美食微商”的经营形式已经慢慢渗透到了百姓生活中。他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隐患。
比如原料质量无法把控。有些商家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采购环节中选择一些质低价廉的东西。再比如加工过程无人监控。餐饮加工的现场布局有标准,加工清洗和烹饪过程有标准。“美食微商”们的这些行为因为是在个人的家中进行,故而无法被监控。还有一个隐患就是出现问题无法追偿。网上销售自制食品的商家,很大一部分是处于无证无照经营状态,且食品上并无标签证明,一旦出现问题,根本无法溯源。
此外,笔者在微信和友人口中了解到,不少“美食微商”有过度宣传之嫌,比如强调自家私房菜是“纯天然,无添加”等。还有不少“美食微商”并未经过微信认证。
食品安全大于天,如何加强对“美食微商”的管理呢?为此建议:
摸清底数。市场监管人员应对自己辖区范围内开展网络食品销售的店家和家庭进行梳理摸底,了解其数量、经营的品种、原料主渠道、加工类别以及销售途径等,以便加强管理。
专业指导。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对各类经营项目,首先从其内场环境进行梳理指导,要求其认真对照污染区和清洁区严格分开的原则,对自家的厨房食品加工区情况进行整改。同时,对销售的食品每天进行单品种留样。同时,指导其到正规的原材料销售那里购买原材料。另外,对经营者要求其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强化监管。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此类行业的监管,定期抽检商家的食品,并向社会公布。对那些守法诚信的“美食微商”,监管部门可以给予证明,让百姓放心选择。同时开通投诉举报热线,一旦有问题,方便监管部门监管。
保险介入。随着外卖平台的日趋正规、监管部门对网络食品安全的规定日益健全,网上家庭厨房也将向“正规军”转变。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可由保险介入保障赔付。这样,也是从问题追述和法律维权上,又多了一个保障。
在谈到“家庭厨房外卖”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近日表示,家庭厨房没有法律界定,不支持这种网络订餐方式。同时,他透露近日《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即将出台,将加大对网络餐饮食品销售的查处力度。我们对这部法规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