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01月30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法制与新闻》官方网站
“微商”购物且行且慎
发布时间:2016-09-14 14:21 | 来源:阳江日报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社交工具。鉴于此,不少人从中看到商机,通过微信推销各类商品,朋友圈“微商”应运而生。随着“微商”的兴起,各地的消费者协会也接到了不少有关“微商”购物的投诉。为此,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提醒大家注意,“微商”无实名认证和信用担保,也没有评价机制,交易风险较大,需谨慎购买。

超低价商品勿轻信

有些“微商”产品通过海外代购,说自己直接从厂家拿货,免去不少中间环节税,产品价格便宜,但大多数产品是国内高仿品。

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提醒,正常的海外代购确因地域、关税等因素,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对于超低价或者明显低于正常价格的商品,消费者要谨慎购买,如食品、化妆品等关系健康的产品更需谨慎购买。

“晒单”信息可造假

目前,很多“微商”的“晒图”信息存在造假的可能。除了盗图外,还可通过小号的“自编自导”对话,使用“对话生成器”软件、请模特冒充顾客摆拍等形式来造假。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提醒,消费者不要过分相信卖家的“晒单”,要多看多问,增强辨识能力。

交易后要保留记录

有些“微商”故意卖假货,交易完成后便将买家拉黑、删除,卖家再也无法联系。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提醒,“微商”大多缺乏第三方交易担保,所以在交易过程中务必要核实好对方信息,尽量选择有第三方交易平台保障的渠道付款。同时,要保存好相关聊天记录等交易信息,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便于揭露和监督侵权行为。

维权困难谨慎购买

在微信上开店,只是在朋友间进行交易,无实名认证、信用担保、第三方交易平台,没有营业执照、评价机制,交易的风险较大。目前我国对微信代购监管尚存盲区,消费者维权很难。

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提醒,在微信朋友圈里买东西,需要具备一定的产品鉴别能力,除了看商品的宣传图片外,更要重点了解产品的规格、材质、产地等信息。消费者应结合生活常识、经验来判断“微商”所销售产品的真伪。



责任编辑:宋依玟
最新文章
火柴合:年末微商人大型公益行活动… 省消协发布2017年度11号消费警示 … 海口储备调运500吨平价菜 元旦起开… 奥巴马“下岗再就业”:和微商合… 第二届微商节开幕 么尚国际周昭銮…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当上微商… 購物就贈淫穢視頻 90后"微商"被… "微商"称购物就赠淫秽视频 作为…
推荐文章
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百零九次委…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 最高检对张文中案顾雏军案同步审查… 公安部:严肃追责赌博幕后保护伞 打… 最高检已纠正7件涉产权刑事申诉、… 公安部党委召开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 最高检:谨防假冒检察机关实施电信… 曹建明:坚决拥护党中央关于宪法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