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板块开启了一轮幅度较大的上涨行情,有些投资者就开始焦虑了,涨之前没来得及上车的,现在想上车又怕高位接盘;上了车的,想下车又怕行情还将持续。当前投资者有两大担心,一个是担心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经济下行压力,但这个利空因素对股市的影响已经大部分反应在估值和时间中;另一个担心是,行情还能不能持续,股市向上的力量到底是什么?
下面我们将从相关政策支持、行业机会、企业盈利等方面全面解读科技板块以及代表科技板块的创业板的投资机会,帮助投资者把握行业拐点出现时的重大投资机会。
1.关于市场走势的研判
1、国内方面,政策利好不断,机构对市场一致性乐观
政策环境从2018年四季度开始就已经在逐渐变化,从严监管逐渐变为鼓励发展,从科创板的设立到两融的放开,都意味着整个政策环境的变化。
前一阵吹风说的政策连串重磅利好正在逐步变为现实:央行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相结合,释放了9000亿的资金,对经济稳增长意义重大。财政部大力推进地方债发行和并要求加快投放,对刺激经济增长作用显著。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双双发力,叠加融资融券利好、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等政策,确定了牛市的两个必要条件,即政策和流动性的双重利好,这对资本市场将是一个巨大的中长期利好支持。
A股很多场外资金,企业的、居民的资金还是非常看重政策的,如果资金想要被引导到股市这一块,需要政策上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创新上的支持,这一点我们认为趋势是明确且乐观的。
2、国际方面,外部环境的不确定仍然存在
一方面,从美国到欧盟再到中国,国际大环境的利率下行已经成为趋势,这对全球经济构成支撑。另一方面,贸易问题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反反复复,国内市场对该事件的敏感度也越来越低,对于它的后续影响,我们认为即使继续延伸,对国内股票市场的影响也非常有限,而一旦超预期,则将对A股产生重大而积极影响。
3、估值和盈利增速
盈利的变化可能超预期,在未来的半年到一年内,会逐渐看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出现景气度逆转。目前A股仍处于历史的中低估值区间,上市公司盈利连续两个季度边际改善,我们预计盈利拐点很快就会出现,投资股市的时机已经来临。
2.为什么要投资科技股
1、科技是第一发展驱动力,科技股的投资回报惊人
科技股通常被认为是成长股,科技股的长期回报是非常惊人的,以美国股市为例,在过去的30年,代表科技股的纳斯达克指数回报是60倍,而代表美国市场整体回报的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回报是30倍,长期累积下来差异巨大。从上世纪80年代的IBM、Compaq、90年代的Microsoft、Intel以及后来的Oracle、Google、Apple、Facebook等,任何历史时期都有科技股的引领,并且涨幅巨大。中国科技股的代表如新浪、网易、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亦是如此。究其背后的原因,就是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不仅能够满足当时人们的需求,而且还能创造新的需求并引领需求,每一项重大技术发明和科技创新,不仅使相关企业和股东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而且也对整个产业和整个经济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促进。
2、发展科技已是全民共识,我国科技崛起的必然性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近一年多来国内股票市场无疑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剧烈影响,从中兴通讯到华为、中科曙光等,美方对我们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科技封锁和打压,我们在这场科技战中也深深体会到了自己的短板,有些技术是买不来的。所以,无论中美贸易谈判最终结果如何,必须大力发展自己的科技产业、中国的科技必须崛起已经成了全民共识和国家策略,政策的支持对整个科技板块将是一个长期的重大利好,因为政策所指就是资金所向,而资金流向哪里,哪里就会繁荣。
3.创业板投资正当时
从长期角度来看,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去杠杆,在讲经济转型。去杠杆其实去的是周期性行业的落后产能,还有僵尸企业,经济转型是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那么科技创新就是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首选,创业板指数具有鲜明的科技创新的标签。
从中期的角度来讲,目前市场底部特征其实是比较明确的,去年四季度陆续出现政策底、市场底和估值底。目前还有两个底部特征还没出现,一个就是经济底,一个是盈利底。经济底要结合政策来看,一般政策传导需要时间。我们从历史看到,一般成长股在经济下行期的末端和经济上行期的初期表现更好,从这个角度来讲,目前宏观经济仍有一定的下行压力,股票投资可以选择具有成长标签的创业板。
另外盈利的情况,一般盈利会滞后股价1-2个季度,再加上信息披露时点滞后,盈利数据会较股价有比较明显的滞后效应,股市一般会看盈利预期。但我们看到创业板在2018年年报计提了大幅亏损和商誉减值,盈利底已经出现,目前创业板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了业绩边际改善。
为什么我们说盈利很重要,因为我们回溯历史可以看到不管是牛市行情还是结构性行情,归根结底都是盈利驱动的。例如上一轮牛市时2014年-2015年,但创业板其实从2012年底行情就启动了,因为2013-2015年创业板的盈利是逐渐向上的,2016年后主板盈利回升,创业板盈利下滑,对应了这一时期主板结构性行情,而创业板连续跌了好几年。
另外,资金面也很重要,每一轮牛市行情一定要有资金面的支持。目前宏观经济仍有一定的下行压力,资金面大概率仍保持适度宽松,另外美国进入降息通道,也能够打开我们货币政策的空间。央行上周刚普遍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了9000亿的流动性,财政部对地方债发行和拨付使用提出了效率极高的时间要求,货币和财政政策都在发力,这对资本市场都是中长期的利好支持。
科技股的投资,总要落在投资载体或投资工具上,科技股整体的历史回报虽然惊人,但由于科技企业的淘汰率也非常高,选出最终胜出的企业是非常困难的,对于广大的投资者,与其选科技股票,不如选择科技类股票指数基金,如创业板ETF,这样不仅避免了一旦踩雷损失惨重的风险,也能同样获取到科技股的整体回报水平。
4.从行业分析看创业板的投资机会
作为中国的“纳斯达克”,创业板本身具有长期的投资价值。在国务院盖章通过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大行业。对应到创业板指的成份行业构成中,就包括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工业、新材料等等。其中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占比最大,两者一起占据了半壁江山。
创业板中医药股大概占了20%的权重,计算机传媒电子这些加起来差不多有30%多的权重,所以一提到创业板,基本上就是成长性高,科技创新的标签。我们从美股和A股的历史来看,有两个板块容易出大牛股,一个就是消费,一个就是科技创新。
医药属于必须消费品,行业具有高成长的属性,能够穿越牛熊市,不论是A股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医药都是长期走牛的行业,长期回报远超大盘。并且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健康意识提升,人口老龄化,人口结构的变化,政府投入不断增加推动行业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老龄化加速增加医保支付的压力,医药控费是趋势,对于药品尤其是仿制药来说长期下来是降价的趋势,这也是前段时间医药表现一般的原因,目前市场对下半年的降价已有预期。并且总的来说医药控费仍无法改变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另外创业板上基本也没有仿制药,主要以服务、器械为主,降价整体对创业板的医药股影响不大。
科技创新:讲到科技创新这些行业,大家可能会比较担心中美贸易摩擦的扰动,但其实这需要辨证来看,短期贸易谈判仍在进行中,谈判过程存在反复,所以对这一板块可能存在阶段的脉冲式影响,但我们看到其实市场对此的反应是逐渐脱敏的,另外正因为中美贸易摩擦,让我们更加关注科技创新行业的发展,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自主可控等核心领域加速催化。包括前面我们也提到了,我们要经济转型,那么科技创新就是首选的方向。另外,我们知道5G已经开始商用了,随着5G商用,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信息化、视频、手游、5G换机需求等等,都会加速催化。
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是构成创业板指数的最重要行业和主题,与国家战略高度吻合,政策对这些行业的支持力度将对创业板指数构成十分确定的长期支持作用,基于对中国经济和中国科技的坚定信心,我们坚信未来创业板投资的丰厚回报是值得期待的。
5.对创业板产生积极影响的其他因素
1、科创板的表现对创业板的估值修复产生积极影响
科创板股票受到资金青睐,推动科创板股票在开市后股价高涨,目前已经相较可比公司有了较多的估值溢价,而作为同类公司的创业板股票的估值优势非常明显,它给创业板带来估值提升的机会是非常确定的。
2、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对创业板产生积极影响
前不久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意见表示,将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创业板改革大概率是朝着科创板的方向改革的,创业板和科创板的联动行情,可以借鉴创业板上市后的表现,在上市初期同样获得了不错的涨幅,但之后基本与中小板走势趋于一致,相信科创板在上市一段时间后,与创业板的联动效应将更加明显。
这个意见确定了深圳将成为对外开放和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会有更多的科技创新企业落户深圳,选择创业板上市,我们的资本市场是多层次发展的市场,创业板作为其中重要的一层,自成立以来在支持新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次更是明确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能。对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随着制度改革和创新不断深化,创业板将能够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3、被动外资纳入A股的大扩容,对创业板产生重大利好
MSCI指数2019年分三步将A股的纳入因子从5%提高到20%,5月扩容纳入18只创业板股票,均为创业板指成分股,合计占创业板指50%的权重。刚不久的8月份提高纳入因子到15%,直接为这些股票带来直接的增量资金。另外,今年11月份MSCI将A股的纳入因子提升到20%,也将有一批创业板股票扩容纳入MSCI。除了MSCI的扩容计划外,富时·罗素指数、标普道琼斯指数也分别公布了生效扩容以及纳入A股计划,对应纳入因子分别达到15%和25%,直接给全市场包括创业板股票带来长期和稳定的资金。
4、主动外资的配置偏好,有利于创业板指数的稳定发展
上面讲到了外资的被动增持A股部分,其实近几年外资主动流入A股的规模也是逐渐增加,从比例上看,外资对对创业板的投资比例也是逐渐增加的。外资喜欢消费股,所以在行业方面医药受到青睐;另外,外资对盈利增速和盈利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且要求更加稳定;还需要规避商誉等外延并购的后遗症;另外还需要股票有一定的容纳量,符合中大盘市值要求,以免买入时有太大的市场冲击。
创业板指数是由创业板中规模大、流动性好、代表性强的100只股票组成,打包的是中国的科技创新的核心上市公司,有望在分享未来创新红利时代中拔得头筹。另外,创业板指数盈利指标的质量相比整体创业板也更好,后续随着创业板纳入股票逐渐增加,大概率会选中创业板指中的股票,投资者可以通过场外申购创业板指数基金或场内买入创业板ETF来分享外资溢价红利。
6.国民ETF来了,天弘ETF的投资优势
2015年,天弘指数基金诞生,四年来在场外指数基金积累了千万客户。尤其是2018年以来,国内指数基金迎来发展元年,天弘旗下指数基金的规模和持有人数都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过去4年,天弘指数基金已经为上千万的老百姓提供指数基金的财富,积累了特别多的心得,过去几年,天弘基金副总经理熊军带领的资产配置团队深耕指数基金应用场景,在估值、在宏观状态之下资产收益风险特征、短期的跟踪指标和指数的基本面和大数据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性研究、分析、提取和验证,建立了稳定可靠的资产配置模型,并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指数基金配置服务,每个季度要出具深度的资产配置报告,每个月发布关于哪一类行业的指数基金更具有价值或者是更值得配置,在资产配置和指数基金投资决策框架之下,指数基金不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更像是被赋予了帮助投资者实现投资收益的投资策略。
按照天弘基金的战略布局,志做中国最大的指数基金服务商,而ETF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基于自身庞大的用户基数,天弘基金将自己的ETF定义为“国民ETF”, 天弘基金选择“国民”这个词,其实是与余额宝“国民理财”的定位一脉相承。从货币基金到指数基金,从余额宝到天弘创业板ETF,“国民ETF”既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创新。
天弘基金ETF推出后,将实现从场外到场内的跨越,未来将通过标准化工具搭载深度服务的方式,同时服务好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这也是天弘基金实现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