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刘芬
自易方达、平安等基金公司打起ETF费率价格战以来,价格战的硝烟一直未停歇。不过,多只ETF降费半年以来,其规模并未有爆发性增长,部分低费率ETF规模甚至缩水。
从平安基金今年2月公告发行低费率创业板ETF起,年内ETF价格战此起彼伏,从宽基ETF到行业主题ETF,如平安创业板ETF、汇添富中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ETF、博时中证500ETF、易方达上证50ETF等越来越多的ETF降价首发,以致业内人士感叹:“0.15%管理费率与0.05%托管费率的ETF几乎成行业标配。”
在基金公司纷纷降低旗下ETF费率的同时,ETF也迎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今年前8个月,ETF场内流通份额增长了785.85亿份。然而,行业在整体增长的同时,多只降费的ETF规模并未迎来高速增长,部分低费率ETF甚至规模缩水。
沪上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规模领先的ETF往往较早进入市场,尤其宽基ETF的先发优势明显,运营管理团队成熟,有较为完善的销售和推广体系,场内交易活跃,后来跟进者不是想抢市场就能抢占,毕竟对于客户而言,配置场内交易活跃的ETF更理性,但也不排除后发跟进者有超车的可能。
随着基金价格战向纵深发展,降费不仅成为基金公司揽客及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措施之一,交易所也通过降费抢占市场份额。9月12日,深交所公告,为降低市场成本,促进基金市场发展,经研究决定,自公告日起,深交所暂免收取ETF上市初费、流动性服务商为上市基金提供流动性服务产生的交易单元流量费;自2020年1月1日起,深交所暂免收取ETF上市月费。
对此,北京一位业内人士表示,ETF上市初费和上市月费是从基金资产里扣除,深交所此举有利于小规模ETF发展。如果选择在深交所上市,首年可减少数万元的固定费用支出。同时,这一举措更具深层意义——深交所让利基金公司和流动性服务商,既是为了促进ETF进一步发展,也是为了吸引更多ETF产品在深交所发行上市。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基金公司和交易所等多方市场参与者降低ETF的成本,不过,价格战短期内难以撼动市场格局,长期竞争力要看基金公司的综合运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