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运输结构明显优化 海铁联运加速发展
基本形成铁路水路为主大宗货物运输新格局
昨天,记者从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加快货运铁路建设、大宗货物“公转铁”、道路货运转型等工程,全市运输结构明显优化,海铁联运加速发展,基本形成铁路、水路为主的大宗货物运输新格局,综合交通运输效能明显增强。
近年来,我市将运输结构调整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和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随着2018年12月《天津市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出台,我市明确了大宗货物“公转铁”、铁路货运增量、专用线接入比例、集装箱铁水联运增长率等11项量化指标。同时,成立了运输结构调整工作专班,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港集团)、相关钢铁企业建立例会制度,定期会商,协调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完善天津铁路枢纽规划布局,将天津通往西部、北部的铁路货运大通道纳入京津冀核心区铁路枢纽规划编制,在市域内规划形成“北进北出、南进南出”的C字形集疏港货运环线。
作为我市90%货物运输的源头,天津港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运输结构调整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调整港口运输结构,加强海铁联运体系建设,我市进一步加快港内铁路集疏运通道建设。完成南疆矿石铁路专用线、港俊货场专用线建设,累计新增铁路疏港能力1800万吨。推进大港港区集疏运铁路与铁路干线路网衔接,今年年底前将完成天津南港铁路工程建设,全力推动天津港南疆配套铁路扩容工程方案论证。作为海铁联运重要支点的新港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已建成投入运营。同时,积极推进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通过优化组织模式,提前调运空箱进内陆,确保后期班列持续稳定运行;
并协调中远海、安通、中谷等船公司,为内蒙古地区到港块煤提供箱源,进一步推动“重进重出”海铁联运组织模式,提高货源组织效率。
据统计,2018年,天津港铁路集疏港完成1.15亿吨,同比增长8.1%,超额完成国家要求的9000万吨目标;其中,铁矿石铁路疏港量3125万吨,占铁矿石总疏港量的30.4%,完成国家要求的铁路疏港量占比30%的目标。今年前三季度,铁路集疏港完成7472.3万吨;其中,铁矿石铁路疏港量2717万吨,占铁矿石总疏港量的47%,提前完成国家要求2019年年底占比达到45%的目标,走在了环渤海港口前列。
此外,我市不断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组织实施朔黄线、小京山机车交路经京沪、西南环线直入天津港。针对天津港疏港铁矿石增量,优化列车运行图,共停运客车7对、增加货车17对,提高了铁路运输效率。为改善铁路运输营商环境,还开展了铁路运输减费降费,取消“翻卸车作业服务”等6项收费,降低“取送车”等11项收费,今年以来减费降费累计超过1亿元,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同时,大力推行“散改集”铁路集疏港。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基本实现铁路、公路运输价格持平,成功促成多个“公转铁”项目落地,我市7家钢铁企业全部成功实现铁路运输零的突破,铁路运输量实现较大提升。目前,天钢集团、天钢联合特钢实现每月45列铁路集装箱稳定发送,天丰钢铁实现每月铁路集装箱30列稳定发送。今年第三季度,天津地区钢铁企业在天津港铁路疏港132.3万吨,同比增长126万吨。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快推动铁路专用线和集疏港铁路规划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实现铁水运输比例的最大化,推动海铁联运加速发展,确保港口铁路装卸能力满足运输结构调整要求。同时,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对接,用好闲置铁路货场,计划开展城市生产生活物资公铁接驳配送试点,推动形成4个城市配送中心(西营门、张贵庄、南仓、塘沽)、5个商品车运输基地(大毕庄、北塘西、三百吨、汉沟中农、杨村)、3个集装箱物流基地(新港北、北疆、塘沽),实现“轨道+仓储+新能源汽车配送”的城市物流配送新模式。加强港口与铁路部门合作共建,推动天津港集团、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与内陆铁路集团合资合作,共同建设河北武安、山西晋中、内蒙古乌兰察布、宁夏平罗等内陆物流节点,实施全品类、全链条“物流总包”,扩大天津港腹地服务辐射范围,构建畅通、高效、经济的运输保障体系。(记者 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