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依托领先全国的“生态云”平台,引领环境管理转型升级,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大数据助力开启“智慧环保”新时代
如何推动污染防治攻坚由传统的“人海战”向信息化联合作战转变?如何破解传统环境管理中“末梢不畅、互动不足、层级过多”等弊端,打通“肠梗阻”和“最后一公里”?如何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福建省牢记重托,创新实干,站在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赶超战略“生态引擎”的高度,用大数据守护绿水青山,开启“智慧环保”新时代。
2015年,按照“大平台、大整合、高共享”的集约化建设思路,福建率先启动建设省级“生态云”平台。历时3年,该平台于2018年3月正式上线运行,5月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并投入使用。一年多来,福建充分运用生态云建设成果,着力推动精准治污,引领环境管理转型,为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科学助力。
构建“一盘棋”大格局
打通监管全流程
力量不足、监管薄弱、末梢不畅、互动不足、层级过多……面对传统监管模式弊端,如何探索生态环境管理新模式?
以生态云平台为抓手,打造全省“一盘棋”大格局,打通监管全流程,实现生态环境监管转型升级,成为近年来福建省探索出来的一条成功新路。
通过全省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中心,我省率先打破部门壁垒,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数据共享体系,让山水林田湖草有机融合。纵向向上联通了生态环境部,向下贯通至市县级生态环境部门及相关企业;横向则汇聚了相关部门的业务数据、集成物联网数据和互联网数据。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汇聚21个部门相关厅局,集聚共享132类数据90余亿条、近600T数据。
“从前排查违法案件,全靠执法人员奔波取样,跑断了腿也查不了几家。现在不同了,通过在线监控,每天就能收到源源不断的数据。”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说。
今年4月10日,省生态环境厅与龙岩市政府首次通过生态云平台就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进行远程“一市一会商”。通过云平台,实现跨地域、跨领域、跨层级、跨部门的云视频远程“一体化”连线互动,面对面交办问题。
“列出问题清单,开展云端会商,既可以随时查阅各业务应用系统的静态资料,又可以实时调取环境执法检查现场动态情况,还可以进行点对点的‘零距离’沟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更加精准。”该负责人表示,依托生态云平台开展一市(事)一会商,环境监管“一竿子插到底”,实现了上下一体化、管理扁平化、协同高效化,有力地推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实。
落实环保主体责任
助力企业绿色领跑
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不能只单纯依靠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监督、执法和处罚来解决,还需要生态环境部门转变职能,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既有刚性约束、又有人性关怀,真正解决企业环境治理“有想法、没办法”的困境,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依托先进的生态云平台,今年4月10日,我省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生态环境亲清服务平台并正式上线试运行,目前已注册企业用户2万余家,并入选数字峰会数字福建电子政务十佳案例。
平台突出“进门好办事”,做到“四个一”:一个门户、一号通行、一网通办、多表合一;突出“服务更暖心”,做到“四个有”:有政策指导、有亲情提示、有咨询互动、有治理方案;突出“守法更自觉”,创新 “四举措”:实施一企一档、增强互动互信、实施差别监管、强化信用奖惩。
“有了新平台,责任清单一目了然,信用评价尽在掌握,企业对环保责任做到‘心中有数’。”三钢集团高级工程师任成忠说。
平台依托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实施分级管理,对环境管理水平较好的企业不搞“一刀切”;对环境管理水平较差的企业精准“切一刀”。同时,将企业环境守法状况、环境管理水平体现成量化的动态信用评价分值,推进实施信用评价结果与绿色信贷联动挂钩。
从被动监管到主动自律,越来越多企业守法更自觉。企业发展动力更足,绿色领跑更强劲。
精准治污“智慧化”
大数据彰显“大作为”
信息的价值在于应用。为致力“用”,让生态环境大数据“智变质变”,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把生态云平台建设和应用推进作为“一把手”工程,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
如,龙岩雁石桥断面在径流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通过生态云平台溯源,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精准治污措施,断面水质从2018年年初的劣Ⅴ类提升到下半年的Ⅲ类;
在2018年沿海城市的臭氧污染联防联控中,云平台通过分析研判,提前实施应急管控措施,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浓度峰值和污染天数;
云平台智能分析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利用和处置的全过程数据,及时发现企业危险废物超期贮存问题,2018年以来推动危废削减4.2万吨;
……
大气联防联控,精心呵护“福建蓝”。据统计,2018年全省应用生态云平台开展大气区域联防联控,减少50%以上的轻微污染天数。
流域精细管控,精准打好“碧水保卫战”。目前,生态云平台上实现流域脉络“一张图”。通过开展流域精细管控,2018年,主要河流Ⅰ~Ⅲ类水质比例从87.4%提升到95.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4.8个百分点。
综合决策科学化、环境管理精细化、污染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不再是“纸上谈兵”。用数据说话,用数字监管,用数字服务。我省加强大数据应用助推环境管理转型经验得到中央改革办、生态环境部高度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为打造“数字生态”福建样板,今年7月6日,省生态环境厅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利用华为的技术力量,持续优化、提升、拓展生态云平台功能,不断提升我省生态环境治理和监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