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至2018年,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7%
动能转换 三产成北京经济主引擎
手机上轻点手指,包罗万象的商品和服务就能送上门来;周末假期,远郊景点民宿迎八方游客,乡间道路上车水马龙;中关村的小小格子间内,几个人的创业团队却能靠创新创造巨大价值……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北京第三产业从结构单一、基础薄弱,到成为全市经济的支柱和引擎,发展成绩斐然。
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发展回顾报告显示,本市第三产业产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吸纳就业超过千万人,服务生产和造福民生作用突出,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产业结构调整三产变主角
回望70年,第三产业在北京经历了从基础薄弱、发展缓慢到比重增加、唱起主角的巨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第三产业规模很小,产业基础薄弱;改革开放前,在工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第三产业增加值量级不断实现新突破。195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仅为3.1亿元,1955、1986、1996、2010年分别突破十亿、百亿、千亿、万亿元大关。2018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万亿元。
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三产的产业地位也在不断提升。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北京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取得较快发展,1978年,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7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为23.9%。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第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渐成为全市经济的主导产业。199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9.1%,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全市产业结构由“二、三、一”演变为“三、二、一”;进入21世纪以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继续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稳固。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81%,比1978年提高了57.1个百分点。
吸纳就业超千万人
周末假日,位于密云区的古北水镇景区游人如织。市民孙川是这里的常客,每年夏天都会带着一家人前来度假。除了北方长城“混搭”江南水乡的独特景致,孙川说,水镇的特色小店、文化氛围和缤纷夜景也是他和家人青睐这里的原因。
几年前,古北水镇的横空出世填补了高品质京郊休闲度假市场的空白。2018年,水镇接待游客256.49万人次、营收9.98亿元。
古北水镇只是本市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其中一个消费亮点。近年来,第三产业始终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按可比价格计算,1953年至2018年,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7%,快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3个百分点。2018年,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7.9%,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中高速发展。
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蓄水池”作用凸显。1978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市的比重仅为31.6%,低于第二产业8.5个百分点;199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达到43.6%,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三产业业态不断丰富,从业形式更为灵活,对稳定就业贡献突出。2018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010.2万人,是1978年的7.2倍,占全市吸纳就业的比重为81.6%。
新经济兴起改变市民生活
“几年前,想叫个外卖只有家附近的两家餐馆。如今,外卖平台上有几百家餐饮店可以选择。除了送餐,还能送药、跑腿代买。”说起这几年移动互联网发展带给自己生活的变化,市民张媛颇为感叹:“感觉需要自己跑腿的事儿越来越少了。无论是购物、买菜、订餐、送药,还是交水电气费、办理交通违法等公共事项,都可以在手机上轻松完成。”
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新经济迅速兴起,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也为第三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2018年,北京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21843.0亿元,占全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7.1%。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网上零售额2632.9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2.4%,比2014年提高7.3个百分点。
作为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北京从2015年来不断放宽重点领域外资准入限制,优化营商环境,聚焦重点领域,推动服务业迈向高端化、国际化,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赋予新动能。2018年,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148.6亿美元,是试点前2014年的1.9倍,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5.8%。(记者 赵语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