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洪智 通讯员 马志丁
4月7日,青岛市城市管理局组织开展的“星期三问城管”活动如期举行,西海岸新区城市管理局局长王海建带领全局相关行业部门分管负责同志走进12319城市管理热线大厅,就西海岸新区园林环卫、供热供气、供水、路灯亮化等工作与市民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对话,聆听市民心声,纾解群众诉求。
细心聆听 耐心答复
9时许,记者在市城市管理局12319热线大厅看到,西海岸新区城市管理局局长王海建及该局园林环卫、供热供气、供水、景观亮等行业部门的分管领导均已进驻热线现场,就西海岸新区相关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与市民朋友开展了耐心而细致的线上交流。
“小区什么时候能开始集中供暖?”“用水包装都需要哪些手续?”“网红街亮灯一直持续到什么时候,后面还会更新吗?”现场接线的2个小时里,共收到市民反映西海岸新区城市管理问题19件,主要涉及园林环卫管理、供热供气供水服务、路灯亮化建设管理等方面。针对市民反映的热点问题,王海建局长及相关行业部门分管负责同志逐一进行了解答并给出了解决时限,承诺问题会照单全收,线下全面落实解决。
现场接线同时,西海岸新区城市管理局园林环卫、供热、供气、供水、路灯亮化等部门,积极践行“为人民管理城市”理念,第一时间赶赴问题现场查看,对核实确定的问题立行立改,安排企业、街道等责任单位落实处置。
实地查看 “理”出新成效
热线大厅接线结束后,记者分别来到西海岸新区盈泰嘉园小区和华欧北海花园小区、江山南路、唐岛湾公园,实地探访西海岸新区垃圾分类、道路保洁、城市公园及市政设施智慧化管理等工作。
“撤桶并点+定时定点”,助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速推进
记者在西海岸新区黄岛街道办事处盈泰嘉园小区环保酵素宣教中心了解到,该街道学习引进了厨余垃圾就地减量先进做法,在居民小区设立生活垃圾分类环保酵素宣教中心。志愿者、网格员利用闲暇时间向居民介绍厨余垃圾制作环保酵素的方法,讲解厨余垃圾变废为宝的利用过程,真正做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利用厨余垃圾制作的环保酵素在日常生活中用处很多,可以作为天然清洁剂、空气净化剂、洗衣剂、沐浴液、汽车保养剂、衣物柔软剂、有机肥料等,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利用小区厨余垃圾制成的各类清洁用品再作为奖励回馈至居民当中,真正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
随后,记者来到北海花园小区,这里的运行“三长一站”工作模式成为新区垃圾分类工作样板。小区楼院长、网格员、党员等利用楼院管理、邻里互助、登门入户等形式,对小区住户持续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宣传,讲解撤桶并点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政策和意义,让平时刻板的宣传工作,变得更加亲和近人,形成街道、社区、居民、企业共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三位一体”环卫作业模式“擦”靓新区容貌
记者随后在西海岸新区江山南路看到,道路上5台扫路车正在进行联合作业,对五个车道同时实施机扫,扫路车过后,路面洁净,现出本色。而不远处,冲洗车正在冲洗、6名环卫工人正娴熟地进行着推扫作业,环卫工人未涉足到的地方,一台扫路车填补着“空白”,干净利落地解决了界石与路之间的尘土问题。道路保洁质量大大提高。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西海岸新区坚持以精细化管理为出发点,持续优化作业模式,提升城市品质。自2011年以来,该区在原来传统人工保洁为主的基础上,逐年增加采购机械化车辆,建立起“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道路保洁模式。近年来,为进一步优化作业模式,又引进采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形成了“智能化+机械化+人工”三位一体的全域化道路保洁精细化作业新模式,作业效率、行业管理水平得到双提高。目前,西海岸新区共有机扫车113台,洒水车51台,高压冲洗车49台,区内1900万平方米道路和人行道均实施了机械化作业。据了解,2021年西海岸新区还将再投资1800万元,增加机械化作业车辆44台,进一步加强机械化作业能力。
打造席地而坐的城市公园
记者来到西海岸新区唐岛湾公园。唐岛湾公园是一个围绕唐岛湾两岬而建的大型海岸公园,分为北岸和南岸两个区域,有着“海上西湖”和“青岛西花园”的美誉。眼下,这里正是绿草茵茵,处处都洋溢着春的气息,樱花正艳。今天,虽然不是节假日和周末,但记者仍然看到,有市民带着家人在公园休憩,十分惬意。在公园草坪上,可以看到有的市民带着孩子席地而坐,正享受着属于一家人的天伦之乐和休闲时光。
据了解,西海岸新区本着为人民管理城市理念,在群众生活、出行、休闲上出主意想办法,积极解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今年以来,作为行业管理部门,该区城市管理局开始在城市公园管理精细化管理方面下狠功夫,在全区范围打造“席地可坐、席地而坐”城市公园,让市民和外来游客不仅可以赏花观海,更可以席地而坐拥抱大地,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的幸福感。席地而坐首先要席地可坐,这对公园的保洁与提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此,西海岸新区进一步强化了各养护单位对公园的日常保洁和精细化养管工作,在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清洗之余,投入力量确保常态化保洁产生实效。目前,该项工作已在唐岛湾、城市阳台、金沙滩等公园景区示范点先期开展,下一步将以点带面,逐步在区内所有城市公园开辟可“席地而坐”区域。
科技赋能,拓宽设施管理共“治”新渠道
在唐岛湾公园北岸记者还看到,海边护栏、公厕入口处各有一块显眼的二维码标牌。记者通过手机扫描,立即获取到了对应设施的名称、养护单位、现场负责人、联系电话、监督单位、监督电话等情况,通过设施故障维修功能,能够上传设施故障信息、地理位置、现场照片等信息。
据了解,该项工作是西海岸新区正在推行的市政设施实名制工作,设置二维码便于市民了解,便于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系统管理。遇有设施出现问题时,只要手机一扫便可即刻报修,方便市民发现并反映设施故障问题。
“小码大作用”。该区在常规管理手段基础上,在旅游景点、重要道路周边市政设施加装二维码标牌,做到一物一码,构建微信公众端,集合信息公示、故障上传、流程查询、监督反馈等功能,让设施的维护更有时效性,更便于接受社会群众监督。
链接:
2021年以来,西海岸新区以党建引领,强化“作为”意识、提高“能为”本领、争做“有为”新区人,积极践行“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管理理念,在推动城市管理发展中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做到了疫情防控、业务工作两不误,全力保障了城市运行,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燃气行业管理得到新突破
一是开展了隐患排查整治。牵头组织燃气经营企业常态化检查及液化石油气专项整治行动,检查286家次,排查整治各类隐患185处。组织相关部门在全区排查“九小”餐饮用户、老旧小区液化气用户达3673家次,发现安全隐患1275处,并全部整改完成。
二是持续推进了液化气站整合。把液化气站整合项目列入新区燃气及加气站专项规划,将全区40余家液化气站整合为3家大型液化气充装基地。目前,西部城区整合企业已建成投产;东部地区整合企业已完成土地竞买,正在进行方案设计;西区西部整合企业正在准备土审会相关材料。
三是做好了气源保障工作。通过建设LNG储配站、储气调峰设施、与外省企业签订租赁协议等方式,深入开展“气化新区”行动,形成2304万立方米储存能力,完成2020年储气能力建设任务工作指标,新区气源供应得到保障。拓展农村燃气服务,新铺设镇村燃气管道13.6公里,新开通881家户,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供热服务质量得到新跃升
一是服务水平有了提高。改造了78个换热站设施缺陷,开通了33条服务热线,随时处理供热问题,投资960万元建成了智慧供热管理平台,热源、管网、换热站、住户各层级数据实现全覆盖。
二是供热能力有了增强。改造提升了20公里供热管网,完成了63个新建小区供热配套。正在实施的华能热力出线工程,将解决当前西部城区热源需求;正在推进大唐热力二期出线项目,解决东部城区热源不平衡问题。另外,积极推进了古镇口海水源、青岛绿色能源海水源能源站建设,届时将最大限度增强所属片区的供热能力。
三是保障成果较为显著。2020-2021年采暖季,新增集中供热小区69个,其中清洁能源供热占39个,新区供热挂网达到7591万平方米,总供热户数76万余户。另外,为2.8万农户实施了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完成数量、比例均居全市第一。
三、市容环境得到新优化
一是形成了垃圾分类工作“西海岸模式”。开发运营全市首个垃圾分类公众号,市民参与达70余万人次,垃圾分类知晓率得到提高。推广了城区“天麓湖模式”和农村“孙家屯经验”,打造15个市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和15个市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全面实行分类指导员上岗制度,升级改造标准化四分类桶点547处。
二是完善了智慧环卫管理系统。形成“智能化+机械化+人工”三位一体的道路保洁精细化作业新模式,主次干道机械化保洁率达到100%。规范建筑垃圾运输管理,审批通过的1316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全部纳入市级监管平台实现实时监管,联合执法查处违规车辆141辆。推进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侧翻盖改装推拉蓬,目前推拉蓬车辆占比达85%。
三是实现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目标。静脉产业园运行平稳,全区日产生活垃圾2100余吨,100%实现无害化处理,并形成多种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产业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入选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单位名单。
四、景观亮化工作得到新成效
2020年,新区科学适度构建了精品亮化,制作了12部“道德模范、疫情防控”等主题动画,啤酒节等节庆假日播放8部专属动画。唐岛湾海喷、市民广场和城市阳台喷泉5月到10月期间每日运行,为市民提供了夏日休闲好去处。同时,做好重大活动保障工作。重大接待活动期间,安排值班值守人员蹲点值班。创城、影视博览会、东亚论坛、音乐节等活动期间,设置更换灯杆旗3660余面,注沙旗1100余面,悬挂围栏180余面,地插片100余面,活动保障能力得到提高。另外,节假日期间打造的5处网红街,多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等节目,得到市民认可。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