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柏可林2月10日报道:上海虹口区的河滨大楼,已经在苏州河畔屹立了近百年,见证沧海桑田。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河滨大楼进行了一场大修,日前单体、内部公用部位及室外环境改造已基本完成,再现“远东第一公寓”的风采。
河滨大楼于1935年竣工,由公和洋行设计,是一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现代派风格建筑。河滨大楼平面沿苏州河和道路呈连续转弯形布置,围合出南北两个开放型院落,中间转角处顶端设八角形塔亭。1978年,河滨大楼加建三层。
河滨大楼建成时,是上海单体建筑总面积最大的公寓住宅楼,时称“远东第一公寓”,曾作为犹太难民的接待站、美国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和米高梅影业公司等众多公司驻上海办事处,《三十而已》《我的前半生》等多部热播影视剧都曾在这里拍摄,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岁月变迁,河滨大楼的硬件设施逐渐老化,居民生活居住条件较差,大楼共有672户居民,其中2-7层工房区域居民没有独立厨卫。为改善居民生活居住条件、恢复建筑历史风貌,市区相关部门以苏州河滨水岸线贯通提升改造为契机,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对大楼进行保护性修缮。市房管局将此项目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工作,会同虹口区房管局、虹房集团、北外滩街道共同组建修缮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由街道、虹房集团、城管、居委、志愿者共同组建的居民工作小组,通过现场办公、每周召开居民沟通会、公示、上门等多种方式加强沟通、为居民释疑解惑。
修缮在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的同时,对建筑外立面、公用楼梯过道、电梯间、厨卫设施、给排水及其设备等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修复和改造。同时,对大楼苏州路一侧口袋公园进行了整体改造,新修路面、调整绿化布局、增加步入式休闲区域,提升了绿化品质和整体环境面貌。在依法合规和实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修缮工程也充分考虑了居民的合理诉求,力争做到改造过程人人参与,确保项目如期推进。
以人为本,保留烟火气,是上海城市更新的基本原则。在风貌保护过程中,上海积极推进以优秀历史建筑为主要要素、周边设施同步更新的改造方式,按照修旧如旧和保护利用兼顾的原则,实施保护性修缮与功能性修复的更新改造。一对在河滨大楼住了几十年的老夫妻说:“当年能住进河滨大楼,亲朋好友都很羡慕。如今,河滨大楼经过改造,变年轻了,我们住在里面也觉得一起跟着年轻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