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捷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深刻改变着每个人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治理方式。5G(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的不断应用,让我们拥有了多样的技术手段,大幅升级城市治理体系,真正形成数字时代的现代化治理能力,有效路径就是加快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近日,上海市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2年,上海将建设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排头兵,国际数字经济网络的重要枢纽;引领全国智慧社会、智慧政府发展的先行者,智慧美好生活的创新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在我国已经开展多年,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上海市《意见》的发布为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与启发。
统筹完善“城市大脑”架构
将数据作为“城市大脑”的核心资源,依托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高质量采集,强化公共数据的分析、汇聚,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建立健全跨部门数据共享流通机制,实现互联互通汇聚共享,提升通过数据的治理能力。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数字化模拟城市全要素生态资源,构建城市智能运行的数字底座。
以大网络、大系统、大平台建设为导向,按照门户集成、接入管理、用户管理、授权管理、资源管理、安全防护“六个统一”要求,推动各部门、各区专用网络和信息系统整合融合,实现跨部门、跨层级工作机制协调顺畅。
大力吸引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建设优良的智慧城市生态。依托大数据中心资源平台,有序推进城市公共数据集开放。优化政务云资源配置,重构优化各类政务系统,促进政府管理和服务规范高效。推动城市管理、社会治理领域跨部门系统建设,联手破解城市治理难点。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管理为中心向以用户服务为中心转变,简化内部审批操作流程、办事及处置流程。聚焦群众使用频率高的办理事项,加快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档案等应用发展,减环节、减时间、减跑动次数,提高办事效率。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简化优化办事环节,不断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功能,扩大移动端随时办、随地办的受惠人群,不断拓展各类服务场景,健全政务应用集群。深化跨部门协同审批、并联审批,持续完善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全力打响“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着力营造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
紧扣“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目标,依托电子政务云,加强各类城市运行系统的互联互通,全网统一管理模式、数据格式、系统标准,形成统一的城市运行视图,推动硬件设施共建共用,加快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协同运行体系。推动物联传感、智能预测在给排水、燃气、城市建设领域的应用,全面提升城市运行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智能电网灵活性和兼容性,满足输电多样化需求。优化城市智能生态环境。加强对水、气、林、土、噪声和辐射等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数据的实时获取、分析和研判,提升生态资源数字化管控能力。积极发展“互联网+回收平台”,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信息体系,实现全程数字化、精细化、可视化管控,提升基层社区治理水平。支持基层综合管理应用,完善基层事件发现机制,丰富市、区协同处置主体。创新社区治理O2O模式,建设数字化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推进社区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实现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区块链数据溯源、V2X智能网联等新技术率先规模化落地。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高端芯片设计制造、核心软件等重点领域,推动一批关键技术与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融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功能型平台建设,大力提升数字经济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数字化向更多更广领域渗透,实现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聚焦“三农”,发展智慧绿色农业,促进农产品安全和品质提升,推动数字乡村的建设发展。
加快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聚焦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服务化延伸,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带动行业发展。持续推动数据融合创新应用,建成一批金融科技、数字设计、“互联网+”生活等创新创业示范项目,建设世界级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在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实施,将场景优势充分转化为产业发展新动能。重点建设数字经济示范区。规划布局新型智慧城区,加快城市智能化更新,打造“未来之城”示范城区和国家级新型智慧城市先导区。
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布局
推动5G先导、4G(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打造“双千兆宽带城市”,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与城市公共设施功能集成、建设集约,建设泛在的数据感知网络和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打造互联互通、数据高度共享的数据中心,加强区域协同,推动智能计算增效。建立高性能计算设施和大数据处理平台,建设面向人工智能的算力和算法中心。优化边缘计算节点规划布局,建设边缘计算节点资源池,实现算力的云边端统筹供给。推动泛在感知增智,打造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新型城域物联专网,部署城市神经元节点及感知平台,构筑“城市神经元系统”,助力“城市大脑”功能拓展、服务延伸。
全面增强智慧城市工作合力
智慧城市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大局观、整体性、系统性思维十分重要。要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功能,协调推进各领域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化工作。做好规划制定、标准规范,分级分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优化全市大网络大系统大平台建设机制,统筹各区、各领域信息化规划编制,对标全球一流城市,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动态评估和结果应用。
此外完善标准体系加大智慧城市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人才库,构建多层次、高质量的人才梯队也是十分重要的。
建设智慧城市,不仅是对政府提供管理工具,更是给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智慧城市既是应用场景,也将是实现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帮助城市管理者运筹帷幄的重要工具。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努力让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更加有力推进城市管理像绣花一样精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推动城市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