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6点半,耿仁堂都会准时推着垃圾车出门,沿街收集垃圾。这两天,耿仁堂的垃圾车变样了,曾经的小黄车换成了小绿车,车上还多了4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桶上分别贴着4个标签:可堆肥垃圾、不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
耿仁堂是河北任县西固城乡南留寨村的保洁员。“村里今年8月开始试行垃圾分类处置新模式,所以我的垃圾车也升级换代了。”他说,不只他们村,今年年底,任县将在40个村试行垃圾分类。
2018年7月,该县按人均76元的标准列支费用,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试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任县县委书记李海林认为,对于农村而言,垃圾分类并不仅仅是单一的人居环境整治问题,更关系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乃至新时期农村文明的重塑。
据介绍,任县采取源头减量+终端处理的方式,通过“一减一加”让垃圾分家,让不同类的垃圾都有个好去处。在此过程中,该县探索推行出一套“双四分”工作法。“就是把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可堆肥垃圾、不可堆肥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四类,并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的全链条垃圾分类处置模式。”任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耿卫平说,这样首先就在源头上减少了垃圾总量。
对于分类处置,任县尝试做加法——“多条腿”走路。建筑垃圾由环卫公司转运至县国土部门指定的废弃坑塘,因地制宜建设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或村民健身广场;不能还田的农作物秸秆由环卫公司统一收集转运到养殖、发电厂等企业。据了解,今年任县将新增三个垃圾堆肥处置中心和一个垃圾制沼气项目,进一步完善垃圾终端处理设备。(本报记者 史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