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重庆建立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机制
发布时间:2019-10-14 14:57 | 来源:重庆日报


优化营商环境 破除转型瓶颈 畅通体制机制
重庆建立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机制

民营经济,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

2018年7月23日,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召开。之后,我市陆续出台《关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以及“支持实体经济企业18条”“制造业降成本36条”等政策措施,形成了“2+N”政策体系。

通过聚焦民营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精准发力,补短板、强弱项,一系列改革举措务实推进,我市逐渐建立起推动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制,改革成效初步凸现。

优化营商环境

破解三大“难点”

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

为此,我市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着力破解民营企业“准入难”。具体包括: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优化民间投资服务,全市98%以上的企业投资项目实现备案制,通过网上填报即可完成有关手续;向民间资本集中推介项目,首批共推出71个项目,拟吸引民间投资1500亿元,目前已签约5个项目,吸引民间投资221亿元。

同时,我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破解“办事难”。包括着力推进“全渝通办”,全市“网上办”事项比例超过80%;创新推出“渝快办——重庆政务掌上办”移动政务服务品牌,上线便民服务事项566项;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审批改革试点,将一般社会投资项目、政府投资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审批时间,分别压减至50个工作日以内、80个工作日以内;企业开办网上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办结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

我市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着力破解“维权难”。2018年,我市39名市领导带队走访了478家“规上”“限上”民营企业,各区县领导干部带队进行了全覆盖走访,收集各类问题26387件并积极推动解决,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

破除转型瓶颈

消除提档升级“痛点”

除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我市同样在思考如何帮助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其盈利能力。

提升其创新能力,是一项重要举措。为此,我市将2018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的87%用于支持大数据智能化发展,1/3用于支持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猪八戒网、誉存科技、云从科技等一批大数据智能化民营企业脱颖而出。

同时,我市通过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科技创新券、研发准备金制度及组建政府引导基金等措施,推动重庆民营科技型企业蓬勃成长。截至6月30日,全市入库民营科技型企业总数达13359家,占比达到99.2%;全市有效期内民营高新科技企业2347家,占比达到93.7%。

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帮助企业降本增效。2018年全市民营经济累计享受减免税712亿元,2019年上半年缓税14.08亿元;规范和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减少企业支出近21亿元;困难企业稳岗返还、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减免和缓交、暂缓征收工会建会筹备金等一批减负政策落地实施,减少企业“五险”支出170亿元,2019年1-6月为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险减负77.6亿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仅保留19项,涉企经营服务收费减少至10项,涉企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目录减少至1项;降低企业用能成本,2018年共计降低企业用电成本25.12亿元,今年再次出台方案,将产品有市场的重点工业企业用电价格降低到0.6元/千瓦时左右。

在帮助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方面,我市发起设立100亿元规模以上的重庆民营纾困基金,已先后14次紧急纾解民营企业流动性困难,累计完成资金投放约30亿元。中小微企业转贷应急周转资金已经累计为4485家企业转贷6339笔、428.08亿元。将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从之前的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2个百分点放宽为3个百分点;创新推出“渝快融”平台,服务融资金额135.32亿元;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覆盖33个区县,设立的风险补偿基金规模达到41.5亿元,累计为1875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56.62亿元。商业价值信用贷款试点已为近1174家企业成功授信近16.32亿元。

畅通体制机制

确保企业诉求有回音

改革政策要长久执行,需要建立落实机制。

为此,我市充分发挥市、区县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成立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协调小组,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改革落地见效。同时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趋势和问题的分析研究通报,将民营经济发展指标完成情况和优化营商环境情况纳入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对办理不力、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对破坏营商环境、损坏民营企业利益的典型案例予以公开曝光。

同时,我市建立了企业诉求响应机制。包括建立市、区(县)两级领导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市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联席会议按照收集审核、分类转办、限时办结三个节点制定问题办理流程,确保事事有回音。截至目前,大多数区县建立了民营企业反映困难问题办理制度。市级和各区县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共收集民营企业困难问题534个,办结310个。

此外,我市还建立了政法服务协调机制。包括建立全市政法工作服务民营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市工商联与市公安局签订框架协议、各级检察官定点联系辖区民营企业、市工商联与市高法院联合印发《关于依法平等全面保护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市司法局与市工商联联合成立民营经济律师服务团等。2018年以来,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与市委政法委会商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4件;与公安机关会商民营企业案件15件,已办理9件;与法院会商民营企业案件56件,已办理51件;与检察院会商民营企业案件5件,已办理4件。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内蒙古在黄河边发现大型史前时期城… 上海志愿服务有新保障:依法给予志… 上海双创包容度大 在沪创业大学生8… 盘锦三县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 我国国家森林城市增至194个 前10月陕西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80… 甘肃部分退役士兵社会保险接续工作… 浙江省携6500个岗位赴京引智
推荐文章
欧空局未来三年重点投资深空与月球… 补给舰首次接受民船补给 “随营军校”加速孵化新型战训人才 强军路上,树起“生命线”的时代标… 打造“空地一体”的战斗小组 当海军10950天,老兵第一次登上军… 北约实战部署“联合地面监视系统” 武器进口变出口 印度转型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