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湖州市全面启动了加快数字湖州建设打造现代智慧城市的工作。我国自2012年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以来,国家各部委组织的智慧城市相关试点有近600个,但总体效果欠佳,建设中“技术主导”明显,忽视了“技术”与“人”的互动、“信息化”与“城市有机整体”的协调。我市的现代智慧城市建设就是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运用新一代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进一步促进社会治理现代智能、政府运行开放透明、公共服务均等普惠、生态保护实时全域、产业发展绿色生态,加快建设智慧之城、数字之城、移动之城,打造新时代智慧湖州。具体从以下五方面践行新发展理念。
以创新的理念抓好顶层规划设计明晰实施路径。智慧城市建设首先要解决思想思维上的创新问题,要根据网络强国、大数据战略等国家战略部署,围绕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运营方式创新等问题,抓好顶层规划,否则就有可能“穿新鞋走老路”。在实施路径上,要做到“三先三后”:一是先顶层后应用,坚持问题导向民生导向,以开放的理念,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抓好顶层规划设计。各部门各单位围绕全市统一的顶层规划梳理部门的业务流程,数据共享模型,然后进行应用系统开发。二是先政府后社会,推动数字湖州打造现代智慧城市,应首先从政府数字化转型入手,从打破政府内部数据孤岛做起,再通过具体的应用场景带动与智慧社会融合。三是先标准后开发,各级各部门应用系统在开发前就主索引字段、编码格式、接口标准、代码字典等必须统一,形成统一的数据采集、治理、共享标准。
以协调的理念推进城乡统筹提供均等服务。开放、平等是信息化、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协调发展是信息化的优势也是现代智慧建设的主要任务。现代智慧城市的发展必须站位全局,着眼长远,把新型城镇化,智慧乡村及智慧农业等纳入统筹规划目标,加大城乡一体化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新零售、乡村智慧旅游、智慧农业等服务“三农”作用,促进农民增收。同时,聚焦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两大领域,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互联网+公共服务,让群众享受均等普惠的公共服务;以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推进现代智慧建设,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城市有机协调整体发展。
以绿色的理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强生态保护。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智慧城市的建设,正是有效破解城市病问题、提高城市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举措。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绿色导向,通过对水、能源、土地等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智能化管理,有效缓解城市发展的资源瓶颈压力,解决资源总量不足、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有效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效率,提高城市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大力推广绿色节能环保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新一代信息技术,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体系。
以开放的理念加快系统互联互通推动数据共享。传统智慧城市建设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信息壁垒,现代智慧城市就是要打破壁垒,坚持“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开放共享”的建设原则,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开放共享。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的要求,做到统一顶层规划、统一架构,突破区划、部门、行业界限和体制性障碍,带动全市现代智慧城市项目统筹建设、深度整合。同时,现代智慧城市建设也要以“安全可控”为前提,明确大数据的边界,从技术上、管理上、制度上同步做好相关工作、采取相应措施,把数据安全与数据开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
以共享的理念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升群众获得感。改变智慧城市同构化思路,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作为现代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解决城市治理“痛点”、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为主攻方向,开展基于数字大脑的智慧民生应用建设。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条件成熟的、业务需求明确的项目,做到优先建设、示范应用。当前,重点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建设“掌上办事之城”“掌上办公之城”,着力打破信息孤岛,让更多的事项在“浙里办”“浙政钉”和“湖州掌上通”上实现移动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要进一步加大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等民生领域的建设投入,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体验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始终,致力于民生服务便捷化、社会治理精准化、社会经济绿色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打造新时代智慧湖州。
(作者系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