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大保护的背景下,武汉如何主动作为,彰显滨江特色,寻求长江大保护的“武汉模式”?日前,来自上海、广州、南京等地的专家从长江武汉段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岸线治理、景观风貌特色彰显等多角度为武汉市出谋划策。专家们认为长江沿线要以减量开发为主题,创意性地提出武汉可规划建设长江绿道、长江画廊,使其成为又一张享誉国际的城市名片。
武汉长江大保护滨江带规划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初步编制完成。规划涉及长江左右岸各约100公里的岸线,两侧各2-3公里的腹地,规划紧紧围绕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要求,突出了建设“减量化”思路。
在对生态资源评估的基础上,合理提出沿江作为城镇建设区域的面积比例,以及预留的生态、农业等非建设空间;分类分段制定沿江岸线保护和利用要求,对不符合规划的码头、化工企业、污染企业等予以整改调整,实现减量开发。这一思路也得到了与会专家认可,南京大学教授张京祥建议,可以从现状和规划两个方面做“减法”,既要对现状低档次产业用地做减量,也要对长江大保护提出之前的规划用地布局做减量,同时要加强“减量化”发展的土地、财政配套政策研究。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打造滨江特色景观是规划的一大亮点。“未来长江左岸、右岸将不会形成连绵都市,而是现代都市与郊野自然分明,人工建筑与自然美景并存”,负责该规划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黄亚平介绍。规划提出“百里蓝绿荆楚画廊,长江生态修复楷模”的目标,制定了滨江带山、水、林、田、湖、草等保护和修复思路,提出在主城区已形成的江滩公园基础上,长江左右岸各规划建设一条近100公里的滨江绿道,打造全球独一无二的“双百里”江滩绿道,其中,主城区段打造为文化娱乐道,新城区段打造为休闲林荫道,郊野区段打造为生态体验道,并以百里江滩绿道为纽带,结合生态建设,营造百里江滩公园,将长江滨江带做成国际知名的生态保护轴、公共活动轴和特色景观轴。
与会专家对武汉长江沿线滨江带规划建设献策。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姚崇怀建议,武汉可考虑建设升级版江滩,可以结合农业观光、赏花休闲开发农业公园,还可以利用武汉“桥梁之城”的特色,打造桥头公园,营造森林、绿地、湿地等多种景观类型。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黄建中提议,武汉东湖绿道已享誉世界,规模更大、景观更鲜明的长江绿道可作为武汉又一张国际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