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焦点:垃圾分类上路:迈向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19-09-06 14:18 | 来源:中国法制与新闻网


 
   文特约撰稿  王峰
 
   “你是什么垃圾?”这个问题在7月初“逼疯了”很多上海人。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下称《条例》)7月1日起正式施行。上海在国内首次开启垃圾分类强监管模式,对没有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个人可处以50至200元的罚款。《条例》正式实施第一天,上海市各级城管执法部门检查了1588个小区,开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77份,4个人被开出了垃圾分类罚单。
   一时间,该怎样正确地扔垃圾成了很多人面临的难题。有人提出,如果珍珠奶茶喝不完,那么奶茶、杯子、盖子、珍珠是不是要分开投放?如果小龙虾吃不完,虾壳、虾肉又要如何处理?对此,一家小龙虾餐馆的服务员特别嘱咐顾客:垃圾堆满一盘后一定要记得通知她,她过来及时做分类,免得被扔错了。
   普通百姓的生活就此改变。
   对于垃圾围城的中国来说,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也已潜行多年,但强监管还是给上海带来了剧烈冲击。不仅乱扔垃圾会被罚款,多扔垃圾还要缴费,人们在主动或被动地践行垃圾法治的同时,其实是在为自己开启通向美好生活的大路。
 
上海人的惊慌无措
   垃圾不分类不是闹着玩的。郑兴(化名)就被判刑了。
   郑兴是上海天心泽道保洁服务部的干垃圾车驾驶员,其负责在青浦工业园区清运生活垃圾。2018年5月至6月期间,青浦区开始严格执行垃圾分类的规定,对进入青浦区垃圾中转站的干垃圾转运车所含水分(部分含渗滤液)标准提高。
   郑兴驾驶的垃圾车所载生活垃圾的含水量被发现两次超标,如继续超标,将无法进入垃圾中转站卸载垃圾。郑兴于是将车内垃圾压缩后产生的污水偷排入一处路边雨水井内,后来因窨井内垃圾污水恶臭,周边企业通过监控发现了他的违法行为。
   判决书显示,检测发现,郑兴偷排的渗滤液中所含重金属超过标准三倍以上。他因此被判污染环境罪,判处拘役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这也许是一起极端案例,但至少说明:垃圾分类强监管真的来了。
   国务院2017年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了上海等46个城市要在2020年年底前,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同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列为重点调研项目,2018年开始正式立法。
   进入2018年4月,上海开始进入垃圾分类政策密集出台期。当年4月10日,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2018-2020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完善生活垃圾末端处置体系”等5条具体举措。
   10天后,《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于4月21日正式发布,规划到2020年沪上所有区要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90%以上的居住区垃圾分类实际效果要达标。
   2019年1月31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条例》,并定于7月1日开始实施,标志着垃圾分类在上海推进近20年后,正式从此前“温和”的宣教开始进入强制执行时期。
   按照《条例》,上海市的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如何正确区分成为很多人的烦恼。
   一个公众号上的文章说,出门遛狗的时候,狗大便请千万不要扔进垃圾桶,而是用纸包好带回家,狗大便冲进厕所,包大便的纸丢进干垃圾桶。因为狗屎不属于垃圾,而要归入粪便处理系统。
   据报道,“上海发布”将对珍珠奶茶的分类总结为两个步骤:一倒二扔。其建议塑料奶茶杯、盖等直接扔进干垃圾桶,给出的原因是:薄型塑料回收利用价值低,且不经清洗就扔可能会污染其他可回收垃圾。
   有人因此认为,上海推行的这套垃圾分类办法尽管类别较少,但理解起来并不那么容易。相比之下,日本的分类比较复杂。但据在日本的留学生介绍,日本垃圾分类尽管类别更多,但每项分类的内容却更容易理解。比如,可燃性资源垃圾包括了各种纸、布料,不燃性资源垃圾包括了各种瓶类,而可破碎处理的大件垃圾主要是小家电、金属、家具、陶瓷等,每种垃圾与类别的对应关系十分明确。
   这意味着,“逼疯”上海人的四类垃圾未来还有很大的可改进空间。
   家住松江的鲍明芳(化名)发现,今年3月,小区出现了一批建筑工人,在每一排楼房一头修建“垃圾房”。两个月后,“垃圾房”正式启用,里面放着四个大大的垃圾桶,而以前每栋楼底的垃圾桶被撤走了。建筑工人走后,小区多了一群大妈大爷,他们白天在小区十几个“垃圾房”之间巡逻。若是遇到垃圾投放错误,就让他们重新分类。
   同分类相比,上海人逐渐发现,更“折磨人”的其实是分时倒垃圾。垃圾房上标明了开放的时间:上午6点到8点、下午6点半到8点半。
   每天早上7点之前出门才能赶得上公司打卡的她,开始与同事讨论,手拿一袋垃圾坐地铁到单位扔的可行性。
   “我想年轻人喜欢睡懒觉,而且上海这样一座大都市,上班族的通勤时间很长,如果投放时间太短,确实很不方便。”她说。
   在垃圾房开放时间里,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会在垃圾房指导、监督居民按标准分类投放,并随机抽查居民分类是否符合要求。但在垃圾房关闭的时间,很难保证有人长时间值守。于是,开始有居民在垃圾房门口偷扔垃圾。“对于这种行为,只能靠小区物业保安劝阻,已经有垃圾分类志愿者希望在垃圾房门口装上摄像头,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取证、处罚。”鲍明芳说。
   这些垃圾分类处理开始时的阵痛未来或许会“更痛”,有观点主张在分时中分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6月25日下午分组审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时,常委会委员陈锡文认为,有些固体垃圾不能每天都投放和收集,每周七天,要区分一下时间,这样垃圾分类才能真正实现。
 
46个重点城市将推进
   上海只是先行者,其他城市将马上跟进。6月18日晚间,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主任孙新军在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 提案办理面对面”直播访谈节目时表态,将推动垃圾分类立法,新修订的条例将不光对单位,也将对个人明确垃圾分类责任。
   “到时候(立法后),不分类就违法了,上海已经明文规定,混合投放垃圾最高要处以200元罚款,北京也不会低于这个数。”孙新军说。
   孙新军介绍,目前北京主要对单位进行强制分类要求。率先在党政机关开展了强制分类,在134个中央单位的带领下,又有将近2500个市区党政机关和单位,2300多家社会公共机构加入了强制分类的队伍。
   现在北京市每天会产生将近2.6万吨生活垃圾,人均每天1.1公斤。目前北京有29个垃圾处理终端设施,都在满负荷运转。
   6月28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张乐群介绍,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取得初步成效。未来,将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据介绍,46个重点城市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正在逐步建立,已配备厨余垃圾分类运输车近5000辆,有害垃圾分类运输车近1000辆,并将继续投入213亿元加快推进处理设施建设,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
   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将在南京率先试点生活垃圾投放。栖霞区尧化街道综合行政检查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洪伟介绍,“定时定点”投放生活垃圾的试点准备在辖区内的金尧山庄小区开展。该小区有9栋居民楼、居民508户。试点开始后,小区居民楼楼道内、单元门门口内所有的垃圾桶将撤除,并在指定位置设置两处垃圾分类投放房。街道正在与专业垃圾分类公司确定垃圾分类投放房的设计方案,预计今年8月开始实施试点。
   不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海云表示,目前,在46个城市先行先试垃圾分类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思想认识仍需要提高、推进力度还需加大、宣传教育需要强化和基础设施短板依然存在四方面问题。
   比如,垃圾分类涉及多个环节,前端全民分类,后端是否同样是分类处理了呢?以深圳为例,2018年,深圳每天的生活垃圾产生量达22300吨,25%被回收利用,回收利用率偏低,导致每天仍有16600吨的“其他垃圾”要焚烧或填埋处理。运输这些垃圾的车辆首尾相连,接近两条滨海大道的长度。
   过去10年,深圳市生活垃圾日均焚烧、填埋量年均递增6%。深圳运行中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有5座,填埋场3座,都处于满负荷的运作状态。今年东部环保电厂、老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妈湾城市能源生态园三大垃圾处理设施将全面建成,新增垃圾焚烧处理能力10300吨/日,将实现垃圾零填埋处理。
   当前端分类运行顺畅之后,后端处理的资源化、无害化能否接棒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定程度上,垃圾分类只是垃圾减量的手段之一。如何促进垃圾减量?《条例》加重了垃圾产生者责任,方法之一就是收费。《条例》规定:本市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逐步建立计量收费、分类计价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早在7月1日前,上海各区就已开始通过收取餐厨垃圾清运费的方式,对餐馆等经营性商户推行垃圾分类。当前上海部分地区正对商铺收取餐厨垃圾清运费,根据经营面积分别收取7200元/年和14400元/年的行政费用。据介绍,这一收费标准是考虑多种现实因素后综合制定的,并无讨价还价的空间。
   对于居民生活垃圾,目前存在多种模式,比如广州的“一刀切”,即按照居民15元/户/月征收;深圳按排污水量计收生活垃圾处理费,以0.59元/立方米来征收。但似乎各地还未探索出既符合市场规律,又能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的收费模式。
   目前国际上流行几种垃圾收费模式:以税的形式征收、按重量征收和以卖垃圾袋的形式征收。
   “欧洲很多国家,比如英国就是采取将垃圾费跟着税来征收的。”E20研究院固废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潘功说,“可能收入越高的人交得越多,住的房子越大交得越多。”
   他表示,台湾和日本以卖垃圾袋的形式征收,一个成本只有几角钱的垃圾袋价格是几元钱,其中就包含了垃圾处理费。扔的垃圾越多,需要的垃圾袋相应也更多。据介绍,台北市2000年开始垃圾收费后,人均垃圾量减少65%。
   “首先要让居民了解到,丢垃圾是需要付费的。”潘功表示,“随着垃圾分类的推行,再来按差别化收费。”
   但垃圾收费需要相应的监管机制。比如“多丢者多付费”容易造成垃圾转移的问题,再比如如果湿垃圾收费更低,那么就可能造成湿垃圾分类不认真或者把干垃圾丢到湿垃圾里面。
   垃圾分类带来的不全是麻烦,也开启了一片产业蓝海。
   最鲜明的体现是,垃圾桶卖断货了。上海某淘宝店负责人潘先生称,6月店铺的垃圾桶销量快速上升,分类垃圾桶的销量翻了近20倍,目前已经实行限购政策,每人只能买一件。
   某购物平台上,一款日本进口双层分类垃圾桶售价178元-208元,月销量高达2万多笔。产品有多火?店铺老板甚至在介绍页面指出,“因最近订购量比较大,为保障普通客户的购买利益,同地址和同ID限购一个,批量采购(2个及以上)请与客服联系协商发货时间。”这款垃圾桶分上下两层,上层两格干湿分离,下层则主要用于放置可回收垃圾。
   电商网站上的厨房食物垃圾处理器也销售火爆。一款活动价为3399元的粉碎机,月销量高达2200多笔,其号称全系列美国进口,“轻松应对几乎所有的食物垃圾,包括剩饭剩菜、瓜果残余、鸡骨鱼刺等”。
   6月以来,垃圾分类概念股出现了一轮集体“狂欢”。据Wind数据显示,6月到7月中旬,17只成分个股中有16只出现上涨,上涨幅度最大的龙马环卫达到了61.78%。其中13只个股涨幅超过10%,中国天楹、上海环境等四只个股涨幅超30%。
   据启信宝数据显示,近年来,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中,上海垃圾处理业务方面的企业增长最为快速,2018年迎来峰值,至今已有2156家垃圾处理企业注册。
   一些新业态就此出现。有公司通过电商平台为市民提供上门指导垃圾分类与代扔垃圾的业务。同时,也有公司开展承包写字楼生活垃圾,统一进行分拣后再进行分类投放的业务。
   “原来面向工业领域的垃圾分类处理,已经有一些比较成熟的上市公司出现。现在面向C端的垃圾分类才刚刚开始,产业格局还没有确定下来,对创业公司来说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源星资本管理合伙人于立峰说。
   “但在垃圾分类比较成熟的欧美国家,也没有上门收取垃圾的公司出现,政府还是希望民众形成垃圾分类的自觉行为。”于立峰说。
   由于中国的国情,生活垃圾中湿垃圾占比最大。湿垃圾热值较低,未分类前与干垃圾混在一起被填埋和焚烧,不仅对环境有进一步的污染,经济账也不合算。投资界人士认为,厌氧发酵是处置湿垃圾(厨余垃圾)较为有效的方法,集中式以及分布式的发酵装置产业值得关注。
   行业人士认为,生活垃圾前端分类、转运成体系后,有助于后端处理提高效率,原料供应也有所保障,相关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把厨余垃圾变成有机肥料来获取收益。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广西防城港警方跨省抓获传销A级老… 关注:1500余单身女情断“杀猪盘” 动态:中央第八巡视组 追踪:刘忠林460万元赔偿金半年折… 影吧:爱断家务事的“老酒馆” 书吧:司法确认制度研究的突破 人物:坚定的领导者 谆谆的引路人 一线:百万年薪挖不走的青年网警
推荐文章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2届年会在马尼… 第七十四集团军扎实组织预任参谋集… 中国综合品牌展览会在多米尼加举行 乌克兰愿“合理妥协”以推动四国峰… 日本10月出口额同比下降9.2% 古特雷斯对美国政府犹太人定居点政… 日本中部国际机场乘客增加 国际航… 中国代表呼吁加强上合组织与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