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剧第一集播出后,全国网收视率2.41、份额7.37%,均列同时段第一。笔者也做了一个小调查,仅4月3日一天,我的微信朋友圈有关该剧的更新信息占全天信息量的37%,微博则占42%。数据不会说假话,《人民的名义》真正实现了对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巨大“吸粉”能力。
为什么我们大学生喜欢这部剧?
首先,老戏骨们精湛的演技和主创人员对剧本负责,对现实负责的态度,让我们大学生观众感觉得到了尊重。这些年来,国产剧陷入怪圈,题材越拍越窄,内容越来越烂。而《人民的名义》一剧却似一股清流,精彩的演技,出色的剧情设计,我们看得起劲儿,看完更有回味。
其次,这部剧与我们关注的焦点对口。在资讯发达的信息时代,当代大学生的眼界早已不局限于校园一亩三分地。我们虽然身在校园,但却是“两耳常闻窗外事”。将反腐生动地搬上屏幕,让我们对反腐有了更直观鲜明的认识。电视剧还让我们对贪官群体的蜕变和其人性有了更多的思考,比如前两集,一位出身于穷苦农民的官员,怎么就成了两亿巨贪?反腐剧回应了大学生的关注热情,当然会受到我们大学生群体的欢迎。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部剧唤起了我们的担当,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与希望。《人民的名义》不仅谈反腐,还展现了社会现实中存在的种种客观矛盾,让我们不禁思考,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改变?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努力的方向在何方?唤起了我们的担当。同时,在剧中我们看到了人心温暖,看到了光明力量,看到了人民对于公平正义的强烈向往。
“大学生喜欢看这部剧,说明我们的青年三观是正的。”这是我高中班主任在朋友圈的评论。我们不仅从《人民的名义》看到了精彩演技,还有世道人心。看到的是尊重规则,构筑正义的世道,是淳朴善良,充满希冀的人心。这正是大学生被《人民的名义》“圈粉”的原因。
高廷璧(中国人民大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