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建筑分别是数据机房、发动机站和冷冻站。设备已安装就位,装修已进入尾声。”3月15日,成都智算中心项目现场,一期项目执行经理谢文国,正在查看施工情况。4栋建筑主体已竣工,洁白的外墙反射着阳光,现场仍有不少工人在作业。
成都智算中心项目包含“一中心、三平台”,分两期建设。一期首批昇腾Atlas设备能够提供300P的算力,建设采用华为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运行后不仅可对外提供算力服务,还能省电降碳。
在宜宾凯翼汽车公司,蓝图已转化为当下的产出。“每天都是马不停蹄。”今年2月,凯翼汽车与华为签订深度合作协议后,公司智慧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组装,最快90秒就能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总经理高雷几乎每天都要去外地对接汽车供应链和技术创新事务。在南充,四川容熠电子元件制造有限公司的三层厂房内,设备正满负荷运转。
第一季度将近尾声,成都、宜宾、南充3市正对标对表,抓住年度重点,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锚定重点 以链引链建圈强链
“开年我们的重点是把产能扩大2/3。”3月15日,南充市南部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内,四川容熠电子元件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黑色电容器顺利通过各个流程,公司总经理江子龙正在对接下游订单。
容熠电子的扩产与园区服务、基础设施配套升级密切相关。去年3月,容熠电子在南部经开区落地。“节奏很快,去年1月签约,厂房是现成的,设备搬进来调试好就开始生产。”江子龙说,今年正月初五就开始招聘员工,现已有多名新员工到岗。
和员工数量一起增加的,还有生产设备和生产厂房。“去年刚生产时是15台设备,现在生产线上有五六十台设备运转,还有百余台设备等着上线。”开年马力全开,是江子龙早已谋划好的事情。去年6月,容熠电子就向南部经开区管委会提出扩大生产计划,不久新厂房获批。
“一季度的重点放在建圈强链的细分产业领域上,将围绕轨道交通、北斗应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四大产业构建产业图谱。”成都市金牛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陈友谊介绍,比如在卫星互联网(北斗+)领域,正重点围绕低轨卫星导航载荷、卫星数据应用服务等环节,发挥国家低轨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建设单位的链主牵引作用,以链引链,吸引关联企业布局,促进供应链本地化。
去年底,成都启动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明确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等20条产业链。建圈强链成为各区(市、县)2022年起步冲刺热词,纷纷制定目标、明确任务、谋划举措。金堂县建圈强链重点以“双碳”为目标,突出晶硅光伏、新型锂电池两大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金堂县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通过补前端、强中端、延后端,加快形成链主聚链属、主链拓辅链的良好态势,以项目落地做实建圈强链。
“去年的高速增长为今年冲刺‘开门红’打下基础,我们有信心。”宜宾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汪丽娟表示,今年宜宾将围绕“双碳”目标,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刚刚获批的四川江安经济开发区,正铆足干劲冲刺。“这里配套很齐全,生产十分方便。”宜宾光原锂电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燕辉介绍,随着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池外壳等企业陆续落户,宜宾动力电池产业生态圈正加速成形。“我们今年将建新项目,新增1万吨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产量,到2025年产能规模达10万吨。”
解决痛点 扩容增产错位互补
“去年公司产值3000万元,今年的目标是在此基础上增加2/3。”谈及今年目标,江子龙表示,除提高产量产值外,容熠电子还计划加大力度培养研发人才,促进产品升级。
扩容增产的不止园区企业,南部经开区的园区拓展项目在开年就完成了年度计划的一半。“早谋划、早推进、早建成。”南部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胡永刚介绍,为承接大企业项目迅速落地,今年园区计划场平1000亩土地,目前已完成500亩。
“南充力争今年工业园区拓展面积达17平方公里,其中南充临江新区发展为重点。”南充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范雪峰表示,多层标准厂房今年要建成15万平方米,为企业拎包入住提供便利。同时从企业前期落地、办证、能评、环评,到企业用电、用气等方面实行零距离、无阻隔、全方位一条龙服务,为企业筑巢引凤提供良好平台。
解决痛点,才能行稳致远。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建圈强链行动明确了20条产业链后,每个产业发展的环境、需求、政策等都有差异,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在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等环节,成都有独特的优势,但在晶圆制造等领域竞争力不强,为此,成都提出“补制造、扩封测、强设计、延链条”,将重点补齐先进晶圆制造这一短板。
“成都确定的20个重点产业链,每个都会实施1个发展规划、1张产业图谱、1套专项政策、1个创新平台、1份企业名录、1个品牌会展‘6个1’工作机制。”成都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每个重点产业链均组建了一个由链长牵头的项目工作专班,今年543个省市重点产业化项目都将分解落实到每个产业链上,接受重点管理和服务。
“痛点其实也是产业链可以错位互补的地方。”汪丽娟谈道。
位于宜宾三江新区的极米智能光电产业园,研发在成都,生产在宜宾,正好可以优势互补,宜宾印发的2022年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方案提出,支持成渝整车企业与宜宾动力电池企业开展供应链合作,持续推进成渝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等,也正是要解决当地企业研发实力不足的“痛点”。汪丽娟介绍,“今年计划承接成渝地区产业转移企业60家以上,其中招引三类500强企业及子公司3家以上。”
不少企业也主动从市场中寻求解决“痛点”。凯翼汽车目光向外谋求合作,“今年要充分借智借力成渝地区优质企业和宜宾产教创新资源,加强与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电子科大等优秀科研资源的合作,在车型开发、产业协同、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互利互补、互惠共赢。”高雷表示。(记者 罗之飏 宁宁 蒲南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