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8月03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外债规模增加、结构优化—— 人民币资产显现吸引力
发布时间:2021-08-03 09:12 |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3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余额2.5万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5%,增幅和过去几年每个季度的增幅基本相当。总体来看,近年来,中国的外债规模稳步增加,当前延续了这一态势。

  外债余额持续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介绍,从外债增加的构成来看,近一段时间,中国外债增加主要是来源于境外投资者增持境内债券。2020年以来,外资购买境内债券大概占了全口径外债增幅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债券市场持续开放,人民币资产收益良好,避险属性也在增强。这一类外债投资者中,一半以上是境外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类的机构。在投资标的上,主要是政府部门发行的债券,相对来说稳定性比较高。

  “我们观察了相关长期资金汇入变化,2019年以来,有的时候外汇市场供求压力大一些,有的时候小一些,有的时候美元指数上涨得多一些或者跌得多一些,人民币升得多一些、贬得多一些,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况,相关投资资金2019年以来始终是流入的,已经连续30个月呈现净流入的态势。所以,这主要反映了境外投资者多元化配置资产和寻求稳定收益的选择和需求。”王春英说。

  如何看待下一步外债发展的趋势?王春英认为,首先,对于投资者形成吸引力的因素仍然存在,境外投资者还会继续投资我们的债券,未来外债的增长还主要以这类资金为主。今年10月,中国国债将正式纳入富时罗素世界债券国债指数,至此,国际上主流的相关指数里都将涵盖人民币债券。6月末,国内债券托管量中外资占比3.1%,未来提升的空间比较大。同时,也不会高速增长,因为全球经济恢复,外部流动性、利率水平都会回归常态。所以,外资增持境内债券的步伐应该是更加稳健的,会以长期投资和多元化资产配置为主。

  其次,从去年以来,非居民存款增长占全口径外债增幅的30%左右。非居民存款主要是境外中资背景的企业在银行的存款增加,很多企业在香港上市、发债,筹集资金以后,存回境内的商业银行。对于境内商业银行来说是被动形成的一部分负债,不是主动融资。在国内外汇流动性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更加倾向于把这部分资金运用于境外,总体体现为“外来外去”。还有一个特点,非居民外汇存款一般情况下,除了QFII资金以外,是不可以结汇的,如果提款也不会涉及购汇。所以,“外来外去”不涉及结汇、购汇,就对跨境资金的净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再次,贷款和贸易信贷等传统的融资型外债总体是稳定的。截至3月末,这类外债余额与2020年底持平,且低于2014年末的历史高点。说明尽管外部流动性比较宽松,但中国的企业预期比较稳定,跨境融资理性有序,没有出现明显的大规模加杠杆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外债2.5万亿美元的规模会不会比较高,风险会不会比较大?对此,王春英表示,从一些宏观指标来看,中国当前的外债不论是币种结构还是期限结构都在优化,总体的偿债能力比较强。截至3月末,人民币外债占比43%,比去年末提高了1.3个百分点。中长期的外债占比是45%,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从外债的安全性指标来看,截至去年末,外债负债率、偿债率、债务率都在国际安全线以内,而且都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整体水平。

  “所以,不论是从结构还是总体来说,外债风险都是可控的。外汇局会持续监测、关注,特别是关注币种和结构的变化,也会注重引导市场主体去关注风险、强化风险意识,合理安排好自己的资产负债结构。”王春英说。(姚 进)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河北精心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 甘肃2021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培… 浙江省各类市场主体超830万户 湖南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专项行动 贵州加快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广西:夏粮生产实现“三增长” 山东: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以政务公… 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以数字赋能村务…
推荐文章
各地陆续公布上半年财政收支数据—…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近5.4万亿美元 多… 南京7月成交新房9662套 262.4公斤!江西大豆产量突破南方… 多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立法先行破… 钢铁出口关税、退税调整 力促钢企… 多举措落地在即 更高水平金融开放… 护航经济增长 地方债发行8月料破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