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至24日,多名国家顶尖航天科学家走进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大学开展多场讲座。
探深空,耀苍穹,揽明月,解天问……几十年来,国家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祖国航天科技的实力点燃了香港社会的“太空梦”,激励香港青年不懈奋进。
“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完成375次从近地空间到太阳系深处的发射,入轨精度、发射次数均为世界一流,发射成功率位居世界第一。”24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在香港大学发表演讲,当他说出这组令人骄傲的数据时,听众席中传来阵阵赞叹。
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在香港理工大学介绍,经过26年的反复试验,北斗三号卫星系统已实现关键器部件100%国产化,建立起完整的星间链路,为服务全球贡献出中国智慧与力量。
23日下午,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在香港大学与学子们分享了月球探测的发展历程:地外约38万公里之遥,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围绕月球进行探索;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分别在月球的正面与背面留下中国印迹;备受瞩目的嫦娥五号更成功将1731克月壤样本带回地球……
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24日在香港理工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已如期完成,但航天人对深空的探索永无止境。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在与香港青年的交谈中说:“天问一号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发展的必然,下一步将通过火星取样返回、木星系环绕探测和行星穿越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实现技术新突破、科学新发现。”
“我是一名喜欢航天的文科生,请问我有机会为国家航天事业做贡献吗?”在香港理工大学的讲堂里,一名香港中学生向张熇提问。“国家航天取得今日的成就离不开团队上下一心的协作,非常欢迎你们加入航天事业,在不同岗位上发挥所长、服务国家。”张熇回答。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航天自主创新,跨越发展硕果累累。
龙乐豪在回顾个人经历时动情地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的今天。”龙乐豪的演讲结束后,许多前来听讲的学生热情地围了上去,抓住宝贵时机再次请教。
听科学家们矢志报国的经历,与科学家近距离接触和互动,让很多香港学生深受震撼和鼓舞。香港保良局庄启程预科书院学生张子晴告诉记者:“航天科学家们面对艰苦卓绝的环境和莫大挑战,怀着无尽热忱数十年如一日地钻研,实在令人敬佩!”
香港大学物理学系博士生原梦菲对记者说:“国家的航天科技走在世界前列,身为中国人,我感到非常自豪。”她期待将来可以参与国家航天事业,作出新时代青年人应有的贡献。
24日下午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的交流沙龙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工程师、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李龙以亲身经历向香港青年呼吁,中国航天能够为有志者提供优质的资源和成长的空间,“在这个舞台上,我坚信每个人都会绽放出自己的色彩,照亮我们的航天强国梦!”
在与国家航天人热烈的互动交流中,向浩瀚星海进发的梦想种子,正在香港青少年心中悄然发芽……(本报记者 陈 然 冯学知)
《 人民日报 》( 2021年06月25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