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5月31日 星期一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尊重企业家有姿态更要有内容
发布时间:2021-05-31 09:30 | 来源:经济日报


  不久前,江苏扬州市邗江区举行2021年产业发展推介大会,对当地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会议安排了企业家为机关部门颁奖。这种做法,打破了过去由上级给下级定位次的惯例,而是突出企业和企业家,把企业和企业家对营商环境的评价作为标准。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对企业家和民营经济的尊重。

  其他地方也有类似举措。这些做法有助于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家创新创造,推动产业兴旺、经济发展,反映的是政务服务观念的转变,也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企业家的氛围,值得肯定。

  重视企业家,重视发展民营经济,让弘扬企业家精神落在实处,真正凝聚起企业家力量,推动更多的优秀企业家涌现出来。

  不可否认,现实中,少数地方对待民营企业还有不足之处,欠缺契约精神,没有法治意识,没有服务意识。比如,与有关部门签的合同,可能随时被作废;上一年推出的政策,或许下一年就“翻了烧饼”;有的地方仍然存在“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等现象,对民营企业还存在偏见,不能一碗水端平。

  尊重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不是一句口号。让企业家当颁奖嘉宾、坐主席团是一种姿态,但更重要的是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政府部门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应主动和企业家交流,与企业建立顺畅沟通的渠道。领导干部也要坦荡真诚,理直气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比如,企业家和民营企业需要表达诉求时,声音能被政府部门顺畅听见;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企业家和民营企业的意见能被参考、吸纳;当民营企业合法利益受到损害时,政府相关部门能主动担当为企业伸张;民营企业可给政务服务打好评,也可以没有顾虑地打差评。只有让弘扬企业家精神不仅放在心上,更落实在行动上,才能以实打实举措让企业和企业家更加健康地发展。(蒋 波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指导意见》发… 2021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 覆盖城乡农产品市场网络基本形成 一季度农产品抽检总体合格率为97.2… 青岛打造国际物流大通道 总投资超千亿元 川渝科技创新中心… 建成滑雪场馆109个!河北冰雪场馆总… 减税降费对冲成本上升 助力小微企…
推荐文章
河南:高质量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 上海出台《意见》聚焦推动金融开放… 贵州6月1日起全面实行财产和行为税… 海南: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 实现市… 陕西省启动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区… 甘肃省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逾九… 吉林省开展新版高层次人才分类定级… 北京:二季度425亿元重大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