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5月31日 星期一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多项指标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
发布时间:2021-05-31 09:09 | 来源:经济参考报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18万公里,有一半处于瘫痪状态。公路里程仅8.1万公里,没有一条高速公路。民航航线只有12条航线……

 

  截至2020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14.6万公里,公路总里程519.8万公里,分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7倍、64倍;按不重复距离计算的民航航线里程837.98万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735倍……

 

  从封闭堵塞到四通八达,我国已成为交通大国,正加快向交通强国迈进,全国高铁里程、高速公路里程、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及里程等多项交通运输指标位居世界第一。

 

  回望百年前,伴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铁路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从那时起,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开始争路权、建铁路的苦苦求索。

 

  从长辛店铁路机厂工人的“八月罢工”到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从铁道线成为抗日的最前线,到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铁路逐步回到人民手中。

 

  新中国成立之初,交通运输面貌十分落后。曾经,长久伴随人们出行的记忆,是“骑着毛驴上北京”,是满大街的自行车,是一分钟行驶667米的绿皮火车,是乘客先过秤、体重合格才能坐飞机。

 

  如今,一分钟“复兴号”列车疾行5.8公里,一分钟首都国际机场迎送1.5个航班,网约车、共享单车等交通新业态蓬勃发展。2020年,全社会客运量96.65亿人次,客运周转量19251.43亿人公里,分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71倍和124倍。

 

  曾经,峡谷天堑难越,山乡郊野难行,航道码头待修,路网稀疏,线单站散,人均铁路长度不足5厘米,人均公路长度不到20厘米。

 

  如今,铁路路网纵横延伸,截至2020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14.6万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7倍。高速铁路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再到世界第一的飞跃;高品质广覆盖公路网日趋完善,截至2020年底,高速公路以16.1万公里的通车里程稳居世界之首,全国公路桥梁以及隧道总数也是世界第一;水运网络日渐发达,截至2020年底,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2142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592个、占泊位总数的11.7%,位居世界首位;民用航空定期航班航线4945条,是改革开放初期的28倍;全国有43个城市开通了轨道交通,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26条、运营里程7355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曾经,铁路设备陈旧落后,牵引动力多为国外淘汰的机车,性能差、车龄老、功率小。飞行在我国天空的民航客机基本都进口自美欧。如今,交通运输设备数量激增的同时,各类运输装备技术不断突破创新。以高速列车、大功率机车、大型客机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铁路和飞机装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曾经,买票难、出行难。如今,足不出户即可上网购票、掌上选票,从人工检票到人脸识别,旅客智慧出行已非新鲜事。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100年,是打破外国列强垄断、自力更生阔步向前的100年,是交通运输发展从“瓶颈制约”到“总体缓解”再到“基本适应”转变的100年,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开局之年。未来,我国将大力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努力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积极推动交通运输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积极拓展多元化的国际物流通道等,努力发挥好交通运输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记者 王璐)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指导意见》发… 2021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 覆盖城乡农产品市场网络基本形成 一季度农产品抽检总体合格率为97.2… 青岛打造国际物流大通道 总投资超千亿元 川渝科技创新中心… 建成滑雪场馆109个!河北冰雪场馆总… 减税降费对冲成本上升 助力小微企…
推荐文章
河南:高质量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 上海出台《意见》聚焦推动金融开放… 贵州6月1日起全面实行财产和行为税… 海南: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 实现市… 陕西省启动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区… 甘肃省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逾九… 吉林省开展新版高层次人才分类定级… 北京:二季度425亿元重大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