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支持中小商户渡过难关,重庆北碚区民企业主主动为租户减免租金约3000万元。业主和租户抱团取暖,实现了互利共赢。
与此同时,北碚区政府出台办法,多措并举鼓励民企业主的减租行为。多方合力,共同帮助中小商户走出发展困境。
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商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了冲击。为了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出台政策,号召各类业主为租户减租。
目前,国有房产减租政策正逐步落实,在重庆市北碚区,为了支持中小商户渡过难关,当地还有20家民企业主也主动为租户减免租金约3000万元,受惠商户近1500家。而为鼓励这些业主减租,北碚区政府也及时出台办法,为主动减租的民企配套提供350.9万元补贴。
租户——
免租缓缴,这是雪中送炭
天生丽街,位于西南大学正对面,街边100多家小商铺,做的就是学生的生意。
“前几年,每天人流量超过2万人,可以说是一铺难求。”管理方重庆尚能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鲁奕介绍,“现在每天人流量才2000人出头,已经有一些商铺撑不下去退租了。”
“对我们做零售的而言,人流量就意味着营业额。”37岁的郑毅,去年在天生丽街开了一家百货店,一年到头能挣20万元左右。
今年复工以来,郑毅却体验到了半个月开不了张的滋味。“只出不进的日子太难过了。”她说,在所有支出中,房租就占了大头。
“对租户最实际最有力的支持,就是免租。”鲁奕说,商业街的业主主动提出,为鲁奕所在的管理公司免租一个月。鲁奕也经过反复测算,决定全力加码,为租户免除了一个半月的房租和物业费,有困难的租户,还可以分期或者缓缴。
接到免租通知的电话时,郑毅心里马上踏实了很多。“这是雪中送炭。”她感觉信心更足了,“人来人往的天生丽街很快就会回来的!”
余强的“三溪口豆腐鱼”店,是北碚区一家比较受欢迎的餐饮店,受疫情影响,两个月没开张,而开张后的两个月中,生意依旧清淡。着急上火睡不着的老余,黑眼圈一天比一天重。
“硬性开支有两部分,一是交房租,二是发工资。”余强说,当听到北温泉九号好吃街的管理方提出给他减免一个月租金时,他是真的松了一口气。
“一个月房租和物业费省下来了,有2万多元,我再添补点,这个月的员工工资就够发了。”余强现在的账算得更细了,14个员工背后就是14个家。
业主——
都有难处,我们抱团取暖
承租区域性商铺进行统一管理,鲁奕所在的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专门从事商业运营的资产管理公司,这也是目前商圈、商业街常见的管理模式。鲁奕不讳言,“简单点说,就是‘二房东’。”
这个“二房东”,当得不容易。
今年以来,公司的租金收入不到往年的一半,但是仍然全力支持租户,提出了免缴缓缴的措施。“我们和租户必须抱团取暖才能活下去。”鲁奕说,如果商户退租,商铺空置,重新招商的损失会更大。
在北碚区,这些主动为租户减租的民企业主中,很多也各有困难,并非不差钱的“土豪”。
“三溪口豆腐鱼”所在的北碚区北温泉九号好吃街,是重庆众彩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的自持物业,但房租收入和运营成本、还贷所需几乎持平。减免房租的钱,是公司老板从别的项目中拿来补贴的。
重庆雄风百货广场公司经理徐国良介绍,他们手头有一栋楼承租自多家小业主,很多业主并不同意减租,是公司自掏腰包为商户减免了一个月的租金。
“有的减免一个月还不够。”徐国良介绍说,一些培训类的商户,比如跆拳道馆、健身房,恢复经营更加困难,目前正在向总部申请为他们减租两个月。
“在疫情防控期间,对承租的中小微商贸企业和租户采取合理减免租金及物业管理服务费等措施的出租方,我们会根据其减免额度给予适度财政补贴,帮助企业走出发展困境。”重庆北碚区商务委副主任王敏介绍,“经过反复测算,我们出台了支持民企减免租金的办法。”
政府——
服务靠前,政策多措齐发
“对民营商业运营企业的补助,我们分为三类。”王敏介绍,“经营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减租500万元以上,予以一次性不超过100万元的单项补助;经营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为30户以上或者5000平方米以上减租的,予以不超过减免金额40%、单项50万元以内的补助;1万平方米以下,为20户以上或者2000平方米以上减租的,予以不超过减免金额30%、单项20万元以内的补助。”
目前,北碚区商务委对申请补贴的企业资料进行了二次审核,与财政局会商结束后,也得到了区政府的认可,已经进入拨款程序。350.9万元补贴,很快就能发放到相关企业账户上了。
据介绍,财政收入并不宽裕的北碚区,是响应党中央“过紧日子”的号召,直接从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经费中挤出了这笔补贴款项。
“不止于此,为支持在疫情防控中做出贡献的在区内注册登记的大型商业运营企业特别是民企渡过难关,北碚区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开放、服务靠前’的商务经济发展模式。”北碚区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邓玉芬介绍,“包括对小微企业的成长性奖励,我们也已经审核结束,将名单上报到了市级部门,有望尽快兑现。”
中午11时30分,“三溪口豆腐鱼”店里,已经坐了好几桌客人。余强说,从5月起,客流量逐渐恢复。“有这么多人帮衬着,疫情的影响总会过去。”(本报记者 蒋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