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饭点,华南理工大学学生食堂的云南米线窗口前总会排起长龙,鸡肉米线、牛腩米线等常常供不应求。这些米线,全部来自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华南理工大学的对口帮扶地区。师生们的每一次购买,都可能为云县孩子带去一本书或为乡间道路添上一块砖。
而这只是华南理工大学对口扶贫工作中一个小小的缩影。“多年来,华南理工大学依托学科优势、人才力量、科技实力、社会资源,结合实际为云县定制全域旅游规划,构建起‘云县+社会+华工’三力驱动的扶贫链造血机制,学校与云县拧成了一股绳。”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表示,学校将举全校之力,助力云县全面推进一体化全域发展策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云县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云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居住着以彝族为主的22个少数民族。因为经济不发达,这里原始旖旎的自然风貌、丰富优质的康养资源也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
怎样把旅游文化资源利用起来?华南理工大学派出专家组深入调研,经过20余次专题研讨,将目光锁定在全域旅游上,为云县定制出“1+5”全域旅游规划项目包:一部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加上一组特色产品推广方案、一套旅游形象设计系统、一套乡村民居改造指引、一个招商引资项目库、一部招商宣传专题片。
“扶贫团队打造云县云茶、云县山地黑肉鸡等特色品牌,带动当地特产走品牌化、产业化、规模化的经营路子;为云县设计旅游标志,赋予云县旅游更多文化内涵;开展传统村落建筑改造规划工作;催生一批云县地方性节庆活动,如漫湾镇昔宜旅游文化节、栗树彝族傣族乡火把节、晓街乡彝族舂米节等。在云县,我们做了很多,未来要做的更多。”学校经济与贸易学院吴志才教授说:“接下来,我们希望将投资引向乡村和农业产业旅游开发。”
在华南理工大学为云县制作的宣传片中,能看到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云县风光,“云游云县 康养一生”的口号让人印象深刻,全域旅游的概念与市场前景尽展眼前,云县旅游产业从规划向现实转化的进程也清晰可见。预计到2025年,云县将实现年游客接待量逾千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逾百亿元的发展目标,近百个文旅项目也将带动投资200亿元。
茶叶是云县的传统产业,已发现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就有4.24万亩。云县茶叶虽然品质好,但是缺品牌、缺市场、附加值低。为了推动云县茶叶产业发展,华南理工大学扶贫工作组费了不少心思:推进茶山栈道建设,为云县设计“云茶”标志注册商标,在企业设立古茶资源及文化传播联合研究中心,引进企业投资茶园、建设茶厂……如今,每到采茶季,会有上万名茶商来到云县漫湾镇白莺山考察购茶,交易茶产量达数百吨,交易茶产值上千万元。
帮扶靠“输血”,更要靠“造血”。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表示,通过扶智、扶产,激发当地百姓创业的热情,帮助他们提高致富的能力,这是造血帮扶的必由之路。
“在学校组织开展的对口帮扶农特产品展销会上,云县企业3天销售了60余万元。在销售中,大家不仅找到了产品的优势、增强了发展的自信,更对未来有了明确的规划。”学校扶贫干部、云县挂职副县长张健介绍,不少云县企业主动提出,想要参加学校组织的经营管理培训,学习优化产品包装、开发新产品。
去年8月,在华南理工大学的推动下,全国首个县级品牌联盟——云县品牌联盟成立了。联盟以云县各大产业龙头企业为主体,吸引中小企业、合作社等加入,同时聘请华南理工大学的品牌专家、校友企业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一起为云县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为当地扶贫开发贡献力量。(本报记者 丁雅诵)